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3月,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尤其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心声;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安全理念,重视综合施策,坚持合作之道,寻求可持续安全,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智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所有国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因何提出“三大全球倡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对世界形势作出清醒的判断,为全球治理递交中国答卷,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厚实的中国底气。

中国始终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坚毅、坚决与损害中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作斗争,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斗争。以“达则兼善天下”的担当,积极向周边国家、落后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将改革开放40余年发展成果惠及全球。以“万物并育不相害”的气度,不断打造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秉承“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先人智慧,倡导并带头实践“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指导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一系列中国主张向世界传递着大国外交的“正义之声”,也有力地回答着“世界之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厚实底气从何而来。
2024-04-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法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与此同时,涉外法律体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一些领域涉外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迈出国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的海外利益不断拓展。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国际上,某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护霸权、打压竞争对手,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将本国国内法律强制实施于域外非本国人员或实体。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涉外领域立法步伐,相继制定、修改了一批重要的涉外法律和法律中的涉外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等,填补了涉外领域相关立法空白。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加快涉外领域立法步伐的必要性。
4 . 2024年1月25日,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60年来,中法关系创造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携手合作,继往开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继续推进双边经贸、人文、青年等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积极向上的活力开启法中关系的新甲子。中法领导人的表态是基于(     
①中法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维护共同利益是中法两国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法国是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外交权
④中法两国深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不平安,加沙战火纷飞,俄乌冲突延续,欧洲恐袭警报不断。这些年,美西方追求“绝对安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军费占GDP比重普遍持续提高。美西方在全世界打着“绝对安全”的名义挑起冲突,转嫁矛盾,结果却陷入“越追求‘绝对安全’就越不安全”的悖论。此悖论的原因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B.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C.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面临着严峻挑战
D.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导致国际冲突加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技术贸易通过技术研究的专业化分工,发挥各国在科研方面的比较优势,可降低研发成本,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长期以来,我国是技术进口大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技术随着全球化浪潮走向世界,也为相关行业带来丰厚利润。为进一步规范技术贸易,应对国际形势新情况,2023年1月,商务部就修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公开征求意见,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同时新增激光雷达系统、光伏硅片制备技术、农作物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等七项技术为禁止和限制出口项目。其中,光伏硅片制备技术是关系到太阳能发电的上中下游正常运行的核心技术。由于太阳能技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来源,很多国家也都在努力发展国内供应链,以削弱我国的优势,为此商务部拟将大尺寸硅片技术列为出口限制技术。


(1)结合材料一,有人认为:“我国禁止和限制相关技术出口,既显示了国家实力,也预示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趋向收缩。”请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纽带,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

通过搭乘中欧班列,我国货物从西安出发到哈萨克斯坦由原来20多天的路程变为现在的6天,一个集装箱货运费由10万多元减少到5万多元。中国运往欧洲的货物品类拓展到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等53大门类,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品类拓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等。

十年来,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以及沿途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累计开行7.7万列,运行货品达到5万余种,累计货值超过3400亿美元,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同时,中欧班列是最为绿色的运输方式之一,平均碳排放量是航空运输的1/15、公路运输的1/7。

十年来,中欧班列运行的畅通保障了供应的稳定,利好全球物流枢纽多元化,是增益多边共赢的新型全球公共产品。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经贸合作新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中欧班列开通的积极意义。
2024-03-2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材料一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平民死伤数字不断上升,人道主义危机严重。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美国却一再阻扰安理会通过有关巴以局势的决议草案。

材料二   2023年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由阿拉伯国家联合提出的新加沙局势决议草案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100个国家的共同提案。联大对该决议草案进行表决,153国赞成,23国弃权,由于决议草案达到三分之二多数赞同,因此得到通过。该决议呼吁要求所有各方遵守其根据国际法包括国际人道法所承担的义务,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人道准入。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体与政体”相关知识,说明美国阻挠决议草案通过的原因。
(2)联大对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并最终得到通过。据此,有人认为,随着联合国的介入,就一定能解决巴以冲突问题,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4-03-1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政治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周口·期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的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中国在不断推进自身人权事业的同时,也为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人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人权创造安宁的环境;以发展促进人权,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以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保障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通过对话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


假如你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请你就全球人权治理议题,向中外记者阐述我国坚持上述主张的缘由。
2024-03-16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总体稳定,区域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流。同时,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亚太地区发展环境和合作架构。各方期待亚太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济之路,因应时代挑战,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拓发展新局面,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亚太,也用自身发展回馈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将给亚太和世界带来更多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推动建设亚太共同体的原因。
2024-03-1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史为鉴合作共赢】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晤中指出,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即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示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在经贸及科技领域,习近平主席呼吁美方严肃对待中方关切,采取行动,取消单边制裁,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拜登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中国经济增长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拜登总统表示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欢迎双方各部门各层级开展对话,愿继续同中方保持开放坦诚的沟通,增进了解,避免误解,管控分歧。两国元首同意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开展禁毒合作,恢复两军高层沟通,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对中美关系进行评析。
2024-03-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