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过去两年,美国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保”为名,先后出台《通胀削减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针对新能源汽车等制定歧视性补贴政策,将中国等世贸组织成员的产品排除在外。

2024年3月26日,中国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国此次到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实际上道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心声。专家评论,中方此次提起诉讼完全是正当之举!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论证专家的观点。

2 . 近日,奔驰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不再以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转为电动汽车销售为目标;更早时间,奥迪决定将重点放在更多燃油车和插混车型上,以提升长期运营回报率。福特、通用等车企也推迟或者减少了对电动化的投入。由此可见,欧美车企电动化踩刹车迹象明显。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综合考虑石油安全、治理大气污染、产业升级等多种因素后实施的战略选择。回顾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我国抓住了百年一遇的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前瞻性地切入新能源汽车新赛道,找到了让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新契机。当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还是电动化技术,以及产业链完整度,我国都实现了全球领先,为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欧美车企集体“踩刹车”,国内有人担心:照此下去,中国岂不就成电动车“孤岛”了吗?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回应这种担忧。
3 . 2024年3月,中方企业某项目的车辆在巴基斯坦遭遇恐怖袭击。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定支持巴方反恐努力,坚决维护海外中国公民项目和机构安全。我们希望巴方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严肃查明真相,严惩凶手及幕后主使。全力保护在巴中方人员、项目和机构安全。中方愿为巴方侦办案件提供必要协助。外交部的发言是基于我国(     
A.我国有权行使自卫权,保护我国海外公民的安全
B.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立场,坚决反对各种恐怖势力
C.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使我们要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用武力惩处外部黑恶势力
4 . 2023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邀请访问越南,两党两国关系确立新定位,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中越关系新定位是“从中越关系长远发展大局和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团结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一历史性决策表明(     
A.两国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B.中国在中越两国关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C.中越双方相向而行,不断寻找利益契合点
D.中越双方开展南北合作,推动多极化深入发展
2024-02-09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补充议定书》(简称《枪支议定书》),是《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重要议定书之一,也是国际常规武器管控领域的重要法律文件。2023年12月19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交存了《枪支议定书》批准书,这将助推中国同发展中国家枪支管控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批准《枪支议定书》(     
①说明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关切
②彰显了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控枪合作的坚定决心
③反映了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的行动,为全球稳定贡献中国力量
④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大国担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随着俄乌战争久拖不决,全球变暖威胁加剧,被石油、天然气和粮食等关键大宗商品推高的通胀持续削弱经济复苏势头,世界各国对全球经济具有破坏性的碎片化的焦虑与日俱增。

全球商品贸易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出现下滑,2023年上半年,中间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低于过去3年平均值。主要发达国家“按自己的步调自行其是”,将经贸问题地缘政治化和泛安全化,包括推出了很多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保护主义政策,对WTO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构成了重大的挑战。自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陷入困境以来,贸易限制措施激增,从2013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新出台500 项限制措施,2020年增加到1500项,去年增加到2800项……全球经济碎片化只会使挑战变得更严峻,尤其是贫穷国家的经济将难以复苏。

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呼吁:全球经济碎片化下通过重新全球化、再全球化重振全球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全球经济碎片化。
7 . 大型邮轮被称为工业领域的集大成者,是国家制造业、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曾是我国造船业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船舶。2023年11月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这是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标志性一步。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
②国有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中国人民有能力、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作为全球能源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22年,全球对化石燃料的补贴达到7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是因为各国政府为了保持能源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加大了补贴力度。这对各国经济发展会带来好处,然而,从长远看,会对环境和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0236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举行了主题为“需要就化石燃料补贴改革和转变其他公共资金流向采取行动”会议,会上缔约方承诺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这也使得各国陷入从气候变迁与低碳转型的角度应该承诺终止化石燃料补贴,但中止补贴又容易导致能源价格不稳定,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两难境地。


结合材料,以“化石能源补贴的两难选择”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2023-11-23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9 . 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10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10年来,我国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菌草、杂交水稻等1500多项农业技术,帮助多个国家推进减贫。10年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终于成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是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这一重大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共建国家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具有广阔前景。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愿意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2)请你用一句生动的话表达你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期盼。
2023-11-2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仁爱礁从来就不是菲律宾领土。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华盛顿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规定的,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完全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内。菲律宾以距离菲领土较近为由对仁爱礁主张主权,是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的。

2023年8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向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运送建筑物资并引发海上事态的情况再次表明中国立场,菲方就近主张等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状态。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仁爱礁无论在地理上、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中国南沙群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群岛的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方要求菲律宾拖走“坐滩”军舰立场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