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某些大国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盲目打贸易战、科技战,人为“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侵蚀全球高效合作根基,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害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2023年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吸引超50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中国将同各国一道,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拓展经济全球化发展新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推动构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对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2 . 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争端已持续多年。其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部分产品实施了贸易限制或征税,以回应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不友好行为。2023年以来,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相继就葡萄酒、风塔等贸易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两国双边贸易投资保持增长势头。材料说明(     
①谈判与对话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手段
②中国与澳大利亚交流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
③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④国家实力是维护中国经济利益的有力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4年1月11日,我国外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通电话时表示,当前中加关系面临的困难局面,是中方不希望看到的,也不是中方造成的。对于双方保持对话接触,中方一直持开放态度。这体现了我国(     

①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秉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②坚定地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肩负大国责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④积极化解两国矛盾,致力于协商解决分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是一部贯彻实施宪法规定、体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法律。该法调整中方此前采取的“绝对豁免”立场,在确立国家豁免的一般原则的同时也确定了我国法院可以对外国国家及其财产行使管辖权的情形,包括有关侵权行为引起的赔偿诉讼以及仲裁相关事项等。该法的制定和实施(       
①表明我国法院对外国国家及其财产均有管辖权
②旨在填补法律制度空白,加快完善我国涉外法律体系
③贯彻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④有利于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6更新 | 4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政客认为,中国没有意愿与美国就探月进行合作,太空领域将成为中美两国的竞技场。我国外交部对此发表评论指出,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交流合作问题上,中方始终持开放态度,但美方却以冷战思维看待对华航天合作,出台了系列国内法,限制阻挠双方航天领域交流合作,甚至对中方相关企业施加单边制裁。下列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外交部的评论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宗旨
②美方的错误认知阻碍了中美的正常合作
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一国的对外政策
④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近日,菲律宾无视中方的善意和诚意,不断派公务船、军舰强闯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运送用于大规模维修加固非法“坐滩”军舰的建筑物资,实现对仁爱礁的永久占领。中方就此多次向菲律宾提出严正交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菲方侵犯了我国的平等权,损害本地区国家共同利益
②菲方侵犯了我国的管辖权,不利于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③我国应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主权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强调,我们要传承同舟共济精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殖民主义遗毒和各类霸权主义行径,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理直气壮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的上述讲话表明,我国(       
①在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积极维护世界各国利益
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是新时代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领导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在我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进行对话,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中国促和取得重大成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促和并取得重大成果,说明我国(     
①引发传统国际体系发生变革,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
②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
③以国家实力为保障,构建符合我国利益的国际关系
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对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复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介绍说,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北京对话也成为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中国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大国担当。由此可知我国(     
①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为外交政策宗旨
②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复杂问题提出规则
③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对国际问题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一座大桥飞架马普托湾,将两侧区域的连接时间从2小时缩短为10分钟,这座非洲第一大悬索桥是“中国造”;阿根廷北部的高查瑞高原,120 万块太阳能光伏板为近1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这个南美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也是“中国造”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绘就命运与共的蓝图。共建“一带一路”(     
①说明我国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②为各国搭建了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
③解决了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
④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回答下列小题。

1.中国在峰会上强调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和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反对将粮食和能源问题政治化。中国的主张(     
①遵循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②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③维护了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④实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中方再次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方的态度表明(     
①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②我国依法享有独立权和自卫权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