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高峰论坛,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458项,数量远超上一届。中国成功举行高峰论坛(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
②说明了我国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③推动了以相互依存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④体现了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表是2013年到2022年间,中国在共建国家专利及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件)。

数据来源于《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周年专利统计报告(2013—2022年)》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       
①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自由流动,标志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②提升绿色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形成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
③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助力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
④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材料一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表示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   民进党上台以来,放弃“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加紧“以武谋独”。加之美国政府通过常态化对台军售不断加大对台军事干涉,导致台海军事冲突风险遽增,已引发岛内民意强烈反弹。对于即将举行的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战争与和平”已成为台湾社会公认的选举主轴。岛内民调显示有超过6成民众强烈支持政党轮替。

请你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新时代的《告台湾同胞书》,介绍大陆对台政策,帮助台湾同胞认清两岸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要求:(1)政治立场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不得出现个人信息。
(2)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3 . 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作为全球能源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22年,全球对化石燃料的补贴达到7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是因为各国政府为了保持能源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加大了补贴力度。这对各国经济发展会带来好处,然而,从长远看,会对环境和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0236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举行了主题为“需要就化石燃料补贴改革和转变其他公共资金流向采取行动”会议,会上缔约方承诺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这也使得各国陷入从气候变迁与低碳转型的角度应该承诺终止化石燃料补贴,但中止补贴又容易导致能源价格不稳定,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两难境地。


结合材料,以“化石能源补贴的两难选择”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2023-11-23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4 . 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10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10年来,我国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菌草、杂交水稻等1500多项农业技术,帮助多个国家推进减贫。10年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终于成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是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这一重大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共建国家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具有广阔前景。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愿意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2)请你用一句生动的话表达你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期盼。
2023-11-2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菲律宾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和警告,派出2艘船只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企图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用于大规模维修加固的建筑物资。中国海警船依法予以拦阻,并采取了警示性执法措施。中国的做法体现了(       
A.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C.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D.促进社会发展,打击各种颠覆破坏活动
2023-11-21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仁爱礁从来就不是菲律宾领土。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华盛顿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规定的,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完全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内。菲律宾以距离菲领土较近为由对仁爱礁主张主权,是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的。

2023年8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向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运送建筑物资并引发海上事态的情况再次表明中国立场,菲方就近主张等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状态。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仁爱礁无论在地理上、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中国南沙群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群岛的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方要求菲律宾拖走“坐滩”军舰立场的合理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拜登政府于2023年8月发布了一项针对中国的投资限制令,禁止美国投资者在半导体和微电于(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进行新的投资,或者扩大现有的投资。这项名为《关于解决美国对受关注国家的特定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投资的行政令》重点关注美国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公司向特定国家军事和军民两用部门的技术投资能力,并授权美国财政部审查美国投资者的特定对外投资活动。该命令所谓的特定国家主要是针对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在现阶段拟针对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特定领域加强审查,并在与美企协调后于明年开始实施。这一举措被认为是美国在科技竞争中对中国施加压力的又一手段,也引发了中方的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对美国发布针对中国的投资限制令的认识。

2023-11-04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在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国际场合多次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阐明中国立场,倡导“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张,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的节能改造项目让奇姆肯特炼油厂焕发新生;在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中国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重大转变的意义。
(2)请你就促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两个宣传口号。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口号不超过20个字。
2023-11-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日本政府8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福岛核污水排海具体日程。9月10日排放完第一批7800吨核污染水,10月5日开始第二轮排放。

材料一   核污染水排海是史无前例的冒险,关乎全球海洋生态、民众健康与子孙后代利益。为全面防范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我国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材料二   当地时间8月31日,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专程前往福岛吃海鲜,以表明美国对日本“排海”的支持,并无理指责中国对日本实施“经济胁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竞争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我们反对以竞争来定义全部中美关系。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为中美两国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为全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贡献大国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就美国驻日大使对中国的无理指责加以批驳。
10 .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这一行为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对和质疑,引起了全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深切担忧。中国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坚定地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维护食品安全和中国人民的健康权益
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愿意携手各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洋生态安全涉及全球人民的利益
④国家实力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础,各国要采取行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