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3月,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尤其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心声;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安全理念,重视综合施策,坚持合作之道,寻求可持续安全,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智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所有国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因何提出“三大全球倡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法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与此同时,涉外法律体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一些领域涉外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迈出国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的海外利益不断拓展。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国际上,某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护霸权、打压竞争对手,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将本国国内法律强制实施于域外非本国人员或实体。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涉外领域立法步伐,相继制定、修改了一批重要的涉外法律和法律中的涉外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等,填补了涉外领域相关立法空白。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加快涉外领域立法步伐的必要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

中非友谊是合作共赢的最好见证。铺路建港,联通八方,中国支持非洲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振兴的优先发展方向,亚吉铁路、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一大批“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成为支撑起非洲大陆的“钢铁骨架”,为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便利了非洲人民生活,为非洲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回望“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十年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指引下,非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示范区。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增进全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树立样板,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1)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增进全人类福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众多符合国际社会共识的中国方案来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展现大国担当。请你仿照示例,补充表格。(提示:方案必须具体,不得抄袭本卷实例,写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中国方案
安全格局示例:开展抗疫援助
经济发展
文明交流
生态建设
2024-04-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4年1月25日,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60年来,中法关系创造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携手合作,继往开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继续推进双边经贸、人文、青年等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积极向上的活力开启法中关系的新甲子。中法领导人的表态是基于(     
①中法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维护共同利益是中法两国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法国是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外交权
④中法两国深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方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机遇。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GDP)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8.6%。2022年1-6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33.1亿元人民币,增长21.8%。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3.6%,美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6.1%。

材料二   为了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美国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所谓“脱钩”,是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所谓“断链”,是产业链与中国切断。2022年,双方统计数据均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近期中国美国商会表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商会将和会员企业一起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认为,美中“挂钩”才是让两国人民受益的良策。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是错误的。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美国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6 .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需求,也是最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当前,热点问题频发,地缘冲突加剧,单边霸凌肆虐,国际社会需要和平而非战争、信任而非猜疑、团结而非分裂、合作而非对抗。对此,世界各国应(     
①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
②将避免国际冲突作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③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④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与争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不平安,加沙战火纷飞,俄乌冲突延续,欧洲恐袭警报不断。这些年,美西方追求“绝对安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军费占GDP比重普遍持续提高。美西方在全世界打着“绝对安全”的名义挑起冲突,转嫁矛盾,结果却陷入“越追求‘绝对安全’就越不安全”的悖论。此悖论的原因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B.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C.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面临着严峻挑战
D.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导致国际冲突加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4日,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提出,未来十年,中国倡议各方进一步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指引,积极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项目、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各国发展水平和民生福祉,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共创更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各方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和中东国家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下,继2023年3月沙特、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后,曾被视为“世界火药桶”的中东迎来和解浪潮,这是中方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某班学生以“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中国作为”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中国先后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四点主张、落实巴勒斯坦问题的三点思路等,对中东地区安全挑战及其解决提出中国方案。资料卡2:中国是伊朗和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都是中国极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多元化转型都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促和方案因此也得到了沙伊两国的共同支持。资料卡3:中国从多方面搭建对话平台,始终态度真诚,一贯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一贯支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是中东国家可以信赖的真朋友。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阐明中国何以能推动中东地区“拉手”而不“松手”、“拆墙”而不“筑墙”。

10 .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这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对此,各国网友纷纷称赞道,“这就是国际救援行动应有的样子”,“所有国家应该在灾难面前团结起来”,“人类理应守望相助”。材料表明(       

①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有利于对外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③中国外交坚持弘扬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④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指明了世界未来的前进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