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巴以冲突乃至以色列同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对立,几十年来一直是国际上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2023年11月21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召开,与会领导人就巴以问题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此次峰会是金砖历史上第一次专门就突发性国际问题召开临时峰会,也是金砖国家今年8月扩员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由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战争与冲突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②此次峰会旨在促进金砖国家的团结合作与共同发展
③金砖国家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④呼声代表了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过去20年来,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近3倍。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7个城市,成为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阀”。然而,目前的欧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控制,并有可能进一步成为美国的“传声筒”。美国以“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的形式针对中国,因此中欧关系也经受着重大考验。

日前,中欧举行了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达成广泛共识。双方同意全面重启各层级线下交往,发挥高层引领作用;要深化互利合作,将共同发掘绿色、数字、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潜力,以开放态度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的对接合作:就已以冲突、乌克兰危机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认为应寻求政治解决国际热点,反对阵营对抗。


这展现出中欧关系的韧性和活力,也彰显了它的全球影响和世界意义。作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大力量,互利合作是当前中欧最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互利合作是当前中欧最正确的选择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开展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依据,覆盖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也就是俗称的“红头文件”。但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损害公民合法权益、影响法制权威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与否,直接关系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和政府形象。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明确审核范围、确定审核主规范审核程序、明确审核职责、强化审核责任等五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各级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审核。

材料二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向世界发出“绿色治理”的铿铸之音对内,中国逐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树立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着力改善突出的大气、江河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外,中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在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达成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共享同一片天、同住一个地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赢得世界赞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加强对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对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理念赢得世界赞誉的理由。
2020-01-0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和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全球治理问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作出战略规划。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下,我国演绎了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三部曲”。一是在北京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二次非正式会议,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并确定相关路线图,对亚太区域合作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二是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成功推动C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扩大了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成为C20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发表重要讲话,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宣示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承诺,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及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科学性。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为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开辟了新前景,注入了新动力。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结“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尽管丝路沿线各民族之间文明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终是一条和平之路。各国、各民族之间和平往来,相互尊重,做到和而不同,实现互利共赢。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治意义。
材料三: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年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3)在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的时刻,某班以“教育公正平”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18-01-3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香山中学孔子中学蓝精灵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高三思想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让每一个国家享有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让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人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23年2月21日,我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得到许多国家的赞赏支持。文件进一步明确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展现了中方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对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意义。
2023-07-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12月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13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宣言,旨在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同时,保护在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地区的农民的生命和生计。目前,国际社会已动员超过25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据此可推测(       
①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是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②呼唤和平、渴望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③解决气候和粮食问题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④联合国的某些活动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复苏基础脆弱、地缘政治动荡等多重挑战,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2024225日,123个世贸组织成员在阿联酋召开投资便利化专题部长会议,宣布正式达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这是全球第一个多边投资协定,也是第一个由发展中成员引领的投资规则谈判,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该协定旨在增强参加方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加强投资领域国际合作。根据相关机构测算,该协定生效实施将为全球带来高达1万亿美元的福利收益。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上述协定能够正式达成的原因。
9 . 新时代的中国坚持胸怀天下,展现出大国应有的全球视野、责任与担当。继2021年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方案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全球文明倡议旨在(     
A.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B.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C.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D.加强政党交流合作,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2023-06-05更新 | 3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政治试题
10 . 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下表是联合国安理会两份涉及巴以冲突的决议草案表决情况。
时间事件
2023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否决了一份远远超出人道主义范畴内容的决议草案
2023年12月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一份旨在推动实现巴以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
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联合国安理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不断弱化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我国对所有国际问题自主表明态度和立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