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在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局势公开会上,中国代表表示恐怖威胁依然十分严峻。为了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恐怖主义威胁,国际社会应该(     
①依托国际法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②加强国际援助,完善人权保障体系
③缩小南北差距,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④维护安理会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0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塑料污染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2023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提出建立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推动全球塑料制品在生产、设计、回收和处理等环节的全面治理。这表明(     
①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②联合国推动国际多边合作以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③作为世界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载体
④《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对联合国成员国具有强制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对全球生物安全形势和公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议。中方提出通过建立核查机制确保遵约、促进生物技术和平利用及普惠共享等主张,体现了广大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意志。这些主张有利于(       
①凝聚共识,建立全球生物安全问题的解决机制
②从根本上解决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③破解数字鸿沟,助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经济发展
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5月19-21日,七国集团(G7)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此次峰会打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旗号,但在公报中“史无前例”提到中国20次,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材料表明(     

①某些国际组织受大国操纵,成为其推行霸权强权的工具

②七国集团操弄涉华议题,侵犯中国领土,危害世界和平

③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七国集团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④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任重道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立足两个大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两个大局”重大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成为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遏制、围堵、打压

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美国宣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图又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对美构成了最严重的地缘政治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中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识变、应变、求变

中国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认定中国是国际秩序的挑战者,沉迷于全方位遏制、围堵、打压中国,妄图中断两个大局的加速演变。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针对美国上述言行写一篇短评。(9分,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6 .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6届大会上,美英澳三国不仅无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还一味混淆是非,甚至搞政治操弄,胁迫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洗白”三国核潜艇合作,试图借此将非法扩散图谋“合法化”。为了粉碎这一阴谋,中国与美英澳三方展开了空前激烈的交锋,干净彻底地打掉了三国的图谋。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国始终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②中国坚定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活动,维护全人类根本利益
③国家合作要立足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共同利益
④面对国际问题,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3月4日,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在联合记者会上公开批评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称法国必须停止对非洲“居高临下”的态度;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回击美国干预其内政时称,“我们更民主,想辩就来”。发展中国家如此高调回击美国和西方的傲慢和干预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发展中国家对美欧的回击表明(     
①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②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缩小了南北差距
④美国和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10日,沙特和伊朗这对中东宿敌在北京发表声明,愿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沙伊赞赏并感谢中方承办和支持此次对话并推动其取得成功。中方愿做中东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愿继续为此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支持沙特同伊朗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方面,曾明确提出“三不原则”,即“不寻求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各国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些原则树立了大国外交的新范式。

在美国撮合施压下,韩国向日本“单方面低头”,韩国总统宣布,将由韩方基金会代为赔偿二战日本强征韩籍劳工损失。这种“耻辱外交”在韩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抗议集会不断。美国也曾撮合沙特和伊朗,采取的做法是搅乱局势,挑动教派冲突,从而让美国军事霸权有介入的借口,同时绑定石油美元,夯实美元霸权的根基。


结合材料和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和美国在促成和解的方式和取得效果方面存在不同的原因。
9 . 据统计,美国对外制裁从2000年到2021年间增加了933%。截至2022年底,美国已对世界上近40个国家实施过经济制裁,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影响。美国上届政府累计实施逾3900项制裁措施,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中方认为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多边不要单边、要团结不要分裂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美方应该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停止滥施单边制裁的霸权行径,切实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由材料可以看出(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碍时代发展
②美国作为双边主义者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
③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④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唯一决定因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3更新 | 704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0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10 . 最近几年,美国一些政客经常发出“不一定非要和中国做生意”的论调。与中国“脱钩”到底行不行得通呢?

美国商会报告显示,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6.906亿美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如果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将令美图经济在2025年前每年损失1.900亿美元,美国GDP将因此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底气所在。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坚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外开放水平和自力更生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过去1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美国与中国“脱钩”到底行不行得通。
2023-03-28更新 | 684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