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指出,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汇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现在的共建“一带一路”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惠互利,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2条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第194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活动不致使其他国家及其环境遭受污染的损害”。

2023年1月,日本核废水进入试排放,预计将持续30年之久。研究表明,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所产生的危害不可估量。

中国多次在联合国及其他场合敦促日本在核废水排海问题上正视国际社会合理关切。中方表示,日方以经济成本为由选择向海洋排放,向全人类转嫁核污染风险,严重危害全人类的利益。

根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写一篇短文对“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一观点加以评述。要求:(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2)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4-01-11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海南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2025年底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封关”是一个海关术语,即海南全岛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在这一特定区域内,“封关”的概念也可以简称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一线放开”:指境外及区内的货物可以不受海关监管自由出入境,即自贸区(港)与境外实现货物、资金和人员等要素自由流动。


“二线管住”:指从自贸区(港)出入国境内其他区域的货物,纳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实行常规监管,要征收相应的税收,保证国内贸易的一致性。
由此可见,“一线”是对外,“二线”为对内,岛内是自由的。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的丰硕成果。

“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软联通”方面: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我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贸易投资方面:与共建国家积极发展互利共赢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成功举办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倡导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基本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对海南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为什么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2023-12-0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2年11月17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就安理会改革问题举行全体会议。

材料一   中国代表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提出:非洲54个国家占会员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但在安理会代表性严重不足。安理会改革要体现公平正义,必须切实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纠正非洲历史不公,让更多外交政策独立、秉持公正立场的中小国家有机会进入安理会,平等参与决策。

材料二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联合国会员国数量已从1945年最初的51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93个,增加的会员国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同时,安理会审议的大多数问题都涉及发展中国家。据此,有人推断,随着更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安理会并发挥更大作用,安理会改革必定会取得成功。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何主张在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2023-08-11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35中国与国际组织 模拟测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其中守底线主要是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耕地总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等问题突出;种业自主创新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一些种源还依赖进口。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有效守住底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03-28更新 | 41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二)

6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先后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气候协定》。由于发达国家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79%,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上述文件都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任务,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

中国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出台了完备的政策。联合国秘书长高度赞赏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但是,美国以损害了其国家利益为由,单方面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候协定》。公然宣称要借口“气候合作”逼迫中国“节能减排”,让中国“降低发展速度”。鉴于美国的所作所为以及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中国宣布终止与美国的气候问题谈判。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有人说,中国终止与美国在气候问题的谈判是正确的,责任完全在于美国。请你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3)结合“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的有关知识,提出一条“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并请说明理由。
(4)请从《哲学与文化》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哲学知识,分析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022-12-25更新 | 6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7 . 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天下大同思想在21世纪的回归。

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各国人民要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以上论述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内容?
请依据提示在可视化作答流程图上填写相关内容:
1.审设问
知识范围本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吗?你能根据设问和材料确定本题的知识范围吗?
设问类型本题属于什么类型的主观题?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设问层次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什么?结合材料你能联系到哪些知识?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把以上分析的结果进行梳理,为调动知识,阅读材料提供明确的方向。

2.审材料
材料特点材料关键信息

3.作答
通过审设问、审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答案?
2022-10-24更新 | 428次组卷 | 1卷引用: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解体现类主观题

8 . 材料一   俄乌冲突的本质是美国发动的一场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和混合冲突。美国要借助北约彻底遏制并拖垮俄罗斯,并树立美国在欧洲的绝对领导地位和霸权。一方面,美国执意第六次北约东扩,并多次扬言不排除把乌克兰纳入其中,俄罗斯不得不采取断然军事手段先发制人,消除乌克兰加入北约带来的现实威胁。另一方面,美国发动“颜色革命”后,长期扶持乌克兰政府“去俄罗斯化”,并打压俄罗斯族裔的乌克兰人,这也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出兵。

材料二 面对俄乌局势,中国一直是中立态度。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始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我们欢迎一切有利于乌克兰问题政治解决的外交努力,支持俄乌双方通过对话谈判,寻求照顾双方合理关切、有利于欧洲长治久安的政治解决之道。我们将继续为寻求和平、实现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与“和平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俄乌军事冲突的局势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俄乌局势,中国的立场和态度。
2022-09-30更新 | 74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试题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9 . 2022年6月23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这表明(       )
①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积极承担国际人道主义责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方坚定不移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中非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虑双方各自发展历史、背景和特点,结合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非盟《2063年议程》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中非双方共同制定《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确立中长期合作方向和目标,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其内容包括八个“共同”:

1

共同开启全面合作新征程

5

共同提升民生福祉新水平

2

共同迈上务实合作新台阶

6

共同谱写人文交流新篇章

3

共同构建转型增长新格局

7

共同探索和平安全新路径

4

共同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

8

共同树立国际交往新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制定和落实《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的积极影响。
(2)请你为如何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三点政策性建议。
2022-07-07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06 非洲联盟成立20周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