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多年来,我国外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

70多年我国外交的变化

具体表现

全球伙伴关系网越织越牢固

中国建交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180个,建立110对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构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服务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越来越多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行动

从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登上国际舞台,到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承担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越来越多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

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提出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治理观、新文明观……中国不断以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述材料可以看出,70多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请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外交发生上述变化的理由。

2 . 2023年10月25日,习近平同来华访问的哥伦比亚当选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哥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中方愿同哥方一道,推动中哥战略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注入正能量。由此可见()
①中哥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和共同的利益
②中哥坚持友好合作,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哥伦比亚总统作为世袭的国家元首,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④中哥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两极格局的新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2023年9月6日至7日,第2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相继举行。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材料表明我国(     
①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②推进地区团结,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③在东亚事务中的话语权增强,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东亚合作领域的拓展是解决东亚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数字经济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2025年,数字化转型预计将为全球经济带来100万亿美元的惊人增长。2023年5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等成员方代表共同出席了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部长级会议。王文涛表示,中国主动对接DE-PA,与成员方一道探索各领域合作,一些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中方期待在推进加入谈判的同时,与成员方共同加强务实合作,促成更多项目尽早落地。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我国主动对接DEPA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3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白俄罗斯总统举行会谈时强调,双方要坚定支持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政,维护两国主权和政治安全,要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拓展地方合作,密切人文交流,让中白友好更加深入人心。材料表明(     
①共同利益是中白两国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中白两国在多个领域以合作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符合中白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白两国友好交往能为双方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0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中老铁路开通前夕,中方团队帮助老方研究制定铁路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标准等,并派出中方专家指导和协助老方开展铁路运营工作。铁路通车后,中方持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累计培训老挝籍学员1000余名。由此可见(     

①中老铁路通车促进了中老货物贸易和人员交流

②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③我国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④中国积极为老挝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

安全应当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也不能靠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发展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要安全和发展并重,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办”“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护”。

结合材料,分析亚洲新安全观体现了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的?
8 . 中方在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指出,进一步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坚持联合国在生态治理规则制定中的主渠道作用,寻求各方“最大公约数”;大国要发挥正面引领作用。这体现出我国(     
①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②希望世界及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展示大国担当,主导生态治理规则制定       
④坚持多边主义,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托举载有“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在发射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回应了载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的问题。他说,载人航天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离不开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航天组织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欢迎其他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展开国际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在航天领域与多国深化合作的意义。
10 . 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重要、最紧迫的议题之一,多个国家提出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和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中国已明确在2030年前争取把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争取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社会上提出碳中和目标。这表明我国(     
①主动把握发展趋势,参与国际竞争
②勇于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全球治理
③直面时代主题变化,促进互利共赢
④践行共同发展宗旨,维护共同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