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1 . 近年来,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一批法律相继出台,为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这说明(     
A.国家安全利益正在成为国家的最高利益B.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C.国家安全是国家主权的核心D.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了发展和安全的统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

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举行会谈时指出:“中方愿同俄方一道,继往开来,丰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双方明确将在8个重点方向开展双边经济合作,并于会谈后签署了农业、林业、基础科研、市场监管、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习近平指出:“中方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会谈中,双方达成共识,解决乌克兰危机必须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并防止形成阵营对抗,拱火浇油,负责任的对话是稳步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鼓起非洲稻农的“米袋子”“钱袋子”;中欧班列飞驰而行,奏响互利共赢的乐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蓬勃发展,高科技和绿色成为合作关键词;中国和拉美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势头……数不胜数的合作共赢故事,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贡献的生动注脚。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的华章。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高举旗帜,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中国积极开展大国元首外交。习近平主席主持或出席了10余场重要国际多边会议,与60多位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会谈会见,同近30位外方领导人通电话、视频会晤,就双边关系发展和重大国际问题等密集互动、深入沟通。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积极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重申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实现“冬奥之约”,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中国积极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提倡“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从旗帜鲜明地指出“维护公道、反对霸道,维护公平、反对霸凌,维护团结、反对分裂”到“坚决反对将粮食、能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撤销单边制裁措施”再到“维护多边主义”“开放”“包容”等中国理念的关键词,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开展大国元首外交对国际社会的积极意义。

5 . 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派出国际救援队率先抵达尼泊尔;2016年,厄瓜多尔发生7.8级地震,中国第一时间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19年,“伊代”飓风席卷非洲东南部,中国向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马拉维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2023年2月,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中国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这说明(     

①我国在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②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目前,已有近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不仅有亚非拉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西方发达国家。这表明共建“一带一路”(     
①搭建起了包容、务实的广泛国际合作平台
②具有强大吸引力,符合参与各方的根本利益
③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彰显出言必信、行必果的可贵品质,赢得各国赞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8天4场重要来访,中国掀起二十大后新一轮密集的主场外交,被外界形象地称为“冬日来访”。

于老挝,中方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倡议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有机连接,开通中老铁路,把老挝内陆国的地理劣势变成发展优势,使之变成连接各国的陆上交通枢纽。于欧盟,中方愿一道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同欧盟“全球门户”战略有机对接,共同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环保、人工智能等新增长引擎,共同反对搞“脱钩断链”。于蒙古国,中方希望通过“三大引擎”战略对接,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战略、全球发展倡议同蒙古国“新复兴政策”、中国“两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同蒙古国“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对接的三大引擎,为中蒙关系深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密集的“冬日来访”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掀开浓墨重彩的新篇章,也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发展注入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的多元外交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意义。
2023-05-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三校(盐城一中、亭湖高中、大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8 .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内涵、政策、途径等认识更深入、把握更成熟。当前,我国已同113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构筑起更加全面、更为坚实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不断扩大的“朋友圈”,标注了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良性互动的新高度。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的发展道路和取得的发展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②始终坚持与世界深度互动,与国际组织一道维护世界人民利益
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
④着眼人类前途命运,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标本兼治的方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5更新 | 54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2020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来的历程、实践和贡献。30年来,中国军队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中国军队累计向25个维和特派团及联合国总部派出维和军事专业人员2064人次。中国维和部队承担监督停火、稳定局势、保护平民、安全护卫、支援保障、播撒希望等多样化任务和使命。中国军队积极推动维和国际合作,先后与9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维和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务实合作,密切双多边关系,不断提升维和能力。在推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驻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形象。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
2023-05-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十四次提到“公平”。回顾十年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再创新高,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增,就业更加充分,经济更有活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具体和丰富,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而在取得这样成就的同时,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还在困扰着我们,为此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值此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的重大关头,中国再次以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应对世界在和平、发展、安全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倡议、制定方案、采取行动,为推动全球治理、引领人类进步方向贡献中国力量。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场合深刻阐述世界各国相处之道,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思想引领。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冷战思维已经过时,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文明对话"同时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的重要内容。中国用实际行动和更大的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公平”的现实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在不同重要场合阐述世界各国相处之道的理论依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