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将协助安理会苏丹制裁委员会工作的专家小组授权延长至2024年3月。中方认为,安理会对苏丹施加的制裁已经过时,理应根据形势发展予以解除,维持对苏丹的制裁不仅在政治和安全上站不住脚,而且限制了苏丹政府的安全能力。因此中国投了弃权票。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对待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主张
B.中国坚决反对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的利益之上
C.中国主张将谈判与对话作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D.中国尊重苏丹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 . 2023年10月8日,联合国就巴以局势举行紧急磋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磋商中就当前巴以局势阐述中方立场,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局势进一步升级。中方支持联合国和有关国家开展斡旋,推动局势尽快降温,实现停火。材料反映(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准则
②缔结条约或协定应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③世界各国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型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国际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当今,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我国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签署《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发起中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促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搭建共商具建共享平台——2014年以来,世界互联网大会连续8年在中国乌镇举办。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等各界代表应邀参会交流,共商世界互联网发展大计。中国关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建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24-25日,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组第三次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及第三次技术磋商在北京举行。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数字经济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2025年,数字化转型预计将为全球经济带来100万亿美元的惊人增长。目前,中国主动对接DEPA,与成员方一道探索各领域合作,一些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中方期待在推进加入谈判的同时,与成员方共同加强务实合作,促成更多项目尽早落地。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述中国主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做法的正确性。

2023-10-19更新 | 112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滨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7月28日,日本政府通过2023年版《防卫白皮书》,将中国定位为日本“最大战略挑战”,称中方大幅增加国防费,加快军力发展,在东海、南海“单方面改变现状”,相关军事活动威胁台海和平稳定。

材料二   针对日方的无端指责,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表示: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从未挑战谁,更没有威胁谁。当前,东海、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中国军队始终是国际海洋法治的坚定捍卫者和建设者。反而是日方,近年来大幅增加防卫开支,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敦促日方停止不负责任的言行,摒弃以邻为壑的零和对抗思维。

材料三   2023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中国军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和平卫士,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军队积极参与国际维和、海上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日本当局抹黑中国军队正常的建设发展和军事活动,公然称中国的军事力量对世界构成威胁。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作答要求:(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2)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

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举行会谈时指出:“中方愿同俄方一道,继往开来,丰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双方明确将在8个重点方向开展双边经济合作,并于会谈后签署了农业、林业、基础科研、市场监管、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习近平指出:“中方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会谈中,双方达成共识,解决乌克兰危机必须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并防止形成阵营对抗,拱火浇油,负责任的对话是稳步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中国积极开展大国元首外交。习近平主席主持或出席了10余场重要国际多边会议,与60多位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会谈会见,同近30位外方领导人通电话、视频会晤,就双边关系发展和重大国际问题等密集互动、深入沟通。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积极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重申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实现“冬奥之约”,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中国积极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提倡“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从旗帜鲜明地指出“维护公道、反对霸道,维护公平、反对霸凌,维护团结、反对分裂”到“坚决反对将粮食、能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撤销单边制裁措施”再到“维护多边主义”“开放”“包容”等中国理念的关键词,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开展大国元首外交对国际社会的积极意义。

8 . 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派出国际救援队率先抵达尼泊尔;2016年,厄瓜多尔发生7.8级地震,中国第一时间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19年,“伊代”飓风席卷非洲东南部,中国向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马拉维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2023年2月,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中国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这说明(     

①我国在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②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8天4场重要来访,中国掀起二十大后新一轮密集的主场外交,被外界形象地称为“冬日来访”。

于老挝,中方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倡议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有机连接,开通中老铁路,把老挝内陆国的地理劣势变成发展优势,使之变成连接各国的陆上交通枢纽。于欧盟,中方愿一道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同欧盟“全球门户”战略有机对接,共同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环保、人工智能等新增长引擎,共同反对搞“脱钩断链”。于蒙古国,中方希望通过“三大引擎”战略对接,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战略、全球发展倡议同蒙古国“新复兴政策”、中国“两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同蒙古国“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对接的三大引擎,为中蒙关系深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密集的“冬日来访”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掀开浓墨重彩的新篇章,也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发展注入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的多元外交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意义。
2023-05-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三校(盐城一中、亭湖高中、大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对话协商,共同抵制阵营对抗、泛意识形态化等因素干扰;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朔尔茨总理表示,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粮食危机等很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协调,更好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反对搞阵营对抗。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德携手努力深化合作的驱动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