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越是动荡的世界,越需要稳定人心的力量;越是变革的时代,越呼唤胸怀天下的担当。“德不孤,必有邻”。中国“和平经验”的共赢逻辑: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保证国家发展,又以中国的发展来助力全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和平经验”的共赢逻辑体现的道理是(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中国始终坚守大国责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④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是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的“行动队”,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中国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原因。
2024-02-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三大倡议”,影响世界。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于2021年、2022年、2023年相继提出的三大全球性重要倡议。

“三大倡议”基于中国对现代化的深刻理解和探索实践,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世界观、发展观、安全观和文明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促进文明互学互鉴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综合运用所学,评析“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蕴含的深刻道理。
4 . 针对2023年10月开始的巴以冲突,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中方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停火止战,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联合国发挥应有作用,尽快形成国际共识,拿出实际举措。中国主张体现了(     
①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准则
②缔结条约或协定应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联合国作为世界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应发挥其核心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2023 年10月7日爆发以来,已持续三个多月,加沙地带面临着灾难性的人道主义状况。 回答下列小题。

1.巴以冲突以来,美国政府出于“一己私利”不遗余力地坚定支持以色列。美国联合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共同发出声明,表示以色列有权自卫,并向以色列提供各类军事物资。材料反映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①国家利益                                                       
②国家实力
③国家性质                                                       
④意识形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本轮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多次就当前巴以局势阐明中国原则立场,强调应立即停火止战,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防止冲突扩大,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说明(     
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是国际社会共识
②冲突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的最主要形式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央视热播剧《和平之舟》根据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救援任务的真实事迹改编。13年来,“和平方舟”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灾后救援、开展“万里海疆行”医疗服务、举办100多场次文化交流活动,生动刻画了“和平方舟”号“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中国名片”形象,尽显大国担当。上述行动表明中国(     
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③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崇高目标,为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④顺应时代潮流,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2-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0日,菲律宾1艘运补船、1艘公务船和2艘海警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运送建筑物资。其间,菲方船只不顾中国海警船警告,执意冲闯仁爱礁潟湖,并以危险方式冲撞现场的中国海警船。菲方上述举动严重侵犯中方主权,危害中方船只和人员安全,中国海警依法采取反制措施,坚定维护领土主权。

中国是南海重要沿岸国,有责任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坚持域内各国保持理性和包容,通过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决,坚决反对域外国家插手南海问题。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提出就南海问题应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和互利合作加以解决,强调“要共同维护南海稳定,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在南海问题上我国是如何践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
8 . 2023年8月,中非领导人对话会发布的《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提出,中国将同非洲继续加强技术转移、教育培训等能力建设合作,每年为非洲培养大量师资和复合型人才,并邀请非洲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上述举措旨在(     
①强化双方合作共赢,推动中非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②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拉动贸易增长
③通过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中非的振兴和发展
④赓续中非双方睦邻友好情谊,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一年,中国与世界的一个个故事精彩纷呈,充分证明中国日益成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关键力量。

2023年3月10日,沙特和伊朗的北京对话取得重大成果,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中国西安举行,这是2023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31年来中国同中亚五国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通过了峰会成果清单,擘画了未来中国中亚关系发展蓝图。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2023年度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本次高峰论坛有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各方在论坛期间形成了458项成果,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

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观展人数达15万,成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载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中国日益成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关键力量。
2024-01-17更新 | 33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国的大国担当赢得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中国外交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既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又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全球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坚定守护世界和平、有力促进团结合作、坚决捍卫公平正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为中国外交奋进新征程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同各国人民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