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澜湄合作机制成立6年多来,中国和湄公河五国围绕水资源合作召开部长级会议,成立水资源合作中心,举办合作论坛,开展近60场次技术交流活动,招收培养100多名湄公河青年水利人才,实施包括大坝安全、农村安全饮水、水文监测及预报预警等在内的一系列项目。澜湄水资源合作(     
①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②能够推进流域各国务实合作、巩固政治互信
③反映流域各国坚持相同的对外交流合作政策
④有利于增进流域各国民生福祉、推动可持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4更新 | 9101次组卷 | 4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访华,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朔尔茨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由此可见(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④中德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和共同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2023年10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当前的巴以冲突表示,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我们反对一切针对平民和民用设施的暴力袭击,谴责任何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我们呼吁各方立即停火止暴,保护平民,避免人道主义灾难。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推动巴以局势缓和、降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5更新 | 1272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2年6月2日,第七届中巴经济走廊媒体论坛在中国北京、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果丰硕,双方已启动或完成70个早期收获项目中的46个,总投资254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果之所以丰硕,是因为(     
①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②我国与巴基斯坦国家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③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合作
④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18更新 | 108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7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致贺信。习近平强调,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的上述主张反映了(     
①世界各国在根本利益方面是-致性的
②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维护共同利益
④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发表书面致辞。

习近平指出,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利益融合持续深化,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我们将推动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发展,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共同推进亚洲现代化进程,使中国高质量发展与良好周边环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国将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同地区国家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我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的原因。
7 .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和主持下,沙特、伊朗北京对话成功举行。昔日中东两大宿敌化解历史恩怨,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同时还将重启2001年签署的安全协定,它既为两国持续多年的对抗画上了休止符,也按下了两国合作的启动键。沙特、伊朗握手言和是基于(     
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已成为各国共识
②中国在妥善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应坚持合作互利共赢
④中国支持各国的事情应该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6-09更新 | 6037次组卷 | 75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期末模拟试题1
9 . 近期,巴以冲突升级导致红海局势紧张。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及工业品物流通道之一,红海安全稳定对全球贸易和能源供应至关重要。中方呼吁立即停止一切对民用商船的袭击行为,同时强调,联合国没有授权任何国家对也门发动武装攻击行动,因此不应该使用武力解决红海危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尽快平息巴以冲突。由此可见(       
①谋求持久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②世界各国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③中国始终立足于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处理国际关系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9月26日发布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指出,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中国的回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     
①是对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外交宗旨的落实
②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实践,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③顺应了时代主题,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要求各国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实现结伴结盟、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