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3月,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尤其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心声;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安全理念,重视综合施策,坚持合作之道,寻求可持续安全,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智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所有国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因何提出“三大全球倡议”?
2 . 2023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说,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三个倡导”将继续为不断求索的互联网世界点亮前行之路,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三个倡导”体现了(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已全部转化为全球共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讲话中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积极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必须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材料二   2022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要筑牢和平发展的根基,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为亚太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条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支持发展中经济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方案是如何彰显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4 . 2023年11月20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访华。中方同该联合代表团就推动当前巴以冲突降温、保护平民、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深入沟通协调。中方主张:巴以立即停火止战;要切实遵守国际人道法;反对任何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强迫流离失所和强制迁移;中方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推动安理会就加沙局势进一步采取有意义的行动。这表明我国(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
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世界和平的引领者
③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是世界发展的推动者
④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解决巴以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9日,在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核能作用国际大会上,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政府将核能作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2022年,中国在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4 178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亿吨。预计到 2035年,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5亿千瓦。这表明中国(     
①致力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行动派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没有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有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外交之道”。这一“外交之道”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     
①采取携手共建的基本立场 
②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③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石和基本准则 
④坚持维护各国利益的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5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国外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世界迎来了和平与繁荣的光明前景。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两个中东地区大国在北京“相逢一笑泯恩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缔造和平的能力与魄力。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往来;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纷至沓来”,互联互通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已连续举办3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国际多边合作平台等。共建“一带一路”凸显巨大号召力和全球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关中国外交的知识,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怎样凸显其全球感召力和公信力的。

8 .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展现出蓬勃生命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2023年5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等成员方代表共同出席了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部长级会议。王文涛表示,中国主动对接DEPA,与成员方一道探索各领域合作,一些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中方期待在推进加入谈判的同时,与成员方共同加强务实合作,促成更多项目尽早落地。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原因。

9 . 2023年2月21日,蓝厅论坛在北京举行。新任外交部长秦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秦刚表示,中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秦刚还表示该倡议指出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发布此倡议的依据。
2023-07-25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一中亚峰会 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建交31年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增长了100多倍,中国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中亚“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商贸合作平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可见(       )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②本届峰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③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做世界发展的贡献者
④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立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