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中国通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接,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合作共建,利用联合国框架下的南南合作平台等,多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成效,不仅为全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还大大提升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专业化和机制化水平。这表明(       
①共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
②平等互利的外交宗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联合国,联合国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④中国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多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各国共同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底,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和平面临严重威胁。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国为推动解决巴以问题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和巴勒斯坦有着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传统。中国一贯主张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基础上,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近年来,中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国通过投资和援助为巴勒斯坦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拓宽双边合作渠道,扩大中巴贸易交流。同时,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国和以色列开展了多元合作,促进两国经济互利发展。中以近年来经济合作势头迅猛,双边贸易额持续创出新高。中以在多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体现了两国伙伴关系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致力于帮助巴以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和平方案,提出的主张旨在实现世界和平,这将在促成巴以冲突结束、制止更多流血事件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国际社会为什么普遍期待中国为推动解决巴以问题发挥更大作用。
3 . 2023年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劝和促谈,促成沙特、伊朗历史性和解,就解决巴以冲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发挥建设性作用。我国外交之举(     
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立足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③宗旨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④践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2023年9月26日发布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指出,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中国的回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     
①是对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外交宗旨的落实
②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实践,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③顺应了时代主题,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要求各国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实现结伴结盟、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正变得不稳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在升温,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应对全球多边体系进行改革,使其真正具备普遍性。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 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为什么要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世界之变、时化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调整,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共建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赢得世界日益广泛的赞同与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世界日益广泛的赞同与支持的原因。

7 .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中老铁路开通前夕,中方团队帮助老方研究制定铁路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标准等,并派出中方专家指导和协助老方开展铁路运营工作。铁路通车后,中方持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累计培训老挝籍学员1000余名。由此可见(     

①中老铁路通车促进了中老货物贸易和人员交流

②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③我国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④中国积极为老挝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国际发展合作擘画蓝图指明方向》指出,中国是全球发展的倡导者,更是发展合作的行动派。

在国际发展事业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出席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这是继“一带一路”之后,习近平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该倡议把发展放在国际合作的最重要位置,是对全球发展合作的“再动员”,为缩小南北鸿沟、破解发展不平衡提出了“路线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致力于共同战胜疫情挑战;大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谋求实现共同发展……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全球发展事业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是全球发展倡导者,更是发展合作行动派”。
9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指出: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人民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从“坦赞铁路”到“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断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表明我国(     
①坚决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各项活动
②不断为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③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④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使南南合作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4更新 | 279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届高三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把“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确定为首要目标。

人民至上,齐心协力。2020年,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胸怀天下,立已达人。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参加联合国“消除贫困联盟”,助力搭建全球减贫合作平台。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已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训近10万名农户;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深入对接,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柬埔寨、加纳分别开展农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当地民众收入来源;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凝聚国际减贫合力,为推进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能够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原因。
2022-05-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