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朱耸,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擅长花鸟、山水,其绘画的特点是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黑眼珠小白眼珠大,并且永远的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这表明(   
①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每个人都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社会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性
④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的部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13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卷变式训练文化篇
2 .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句句用汉字书写并与抗疫物资随行的中国古诗词,使中国对他国的抗疫捐赠更有温度,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统传递给了世界各国人民。在这里(     
①汉字属书写中华文化的工具       ②抗疫物资属非意识形态的文化
③中国古诗词属中华文化的形式       ④捐赠行为属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09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专题17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判断题 | 适中(0.65) |
3 .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自然文化之美总让人心旷神怡。(       )
2021-10-07更新 | 361次组卷 | 5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
4 . 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长江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呈现出了一条中国人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   
①说明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表明长江的自然风貌也是一种文化
③说明文化是使人奋进的物质力量       
④体现了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夸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作者内心的苦闷。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今年国庆中秋8天中全国各地用多彩的灯光秀表达“山河无恙,家国梦圆”的良好愿望,不少市民也驻足欣赏并共情其中;同时在全国各地港口码头、车站、广场、公园、学校通过快闪表达对《我的祖国》的深深爱意,参与者心情澎湃,纷纷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良好祝愿。这体现了(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D.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7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外交部发言人批驳美国国务卿涉台谬论
③共青团中央启动“阅读中国·2021-2025”领读计划
④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锻造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抗疫精神的影响下,全国人民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趋势,并最终取得了抗疫斗争的战略性胜利。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包含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④文化为推动抗疫胜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3更新 | 53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考向22 文化与社会
9-10高二下·福建福州·期末
名校
9 . 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单一的
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13更新 | 640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2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考向22 文化与社会
10 .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 “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是基于(     
①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只能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23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课时演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