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著名画家白雪石先生的山水画《漓江一曲千峰秀》跃动着大自然的生机,漓江水面粼光闪烁,群山环绕,以艺术的形式展现桂林山水的自然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然风景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②文化是文人所创造,为文人所有
③山水画是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       
④山水画的创作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3-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无论是曹植的“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还是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均描述了秋天落叶的美景。然而自然界再美的落叶都不能被称为文化,这是因为(     
A.文化不包括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D.美景不会给人以文化感悟
2022-11-24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十三五”建设,各部门、各地区各电视台、各网站纷纷举行了英模人物纪念活动,形成了讴歌英雄模范,积极投身建设的良好氛围。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电视和网络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2-03-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藤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政治试题
4 .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2019年10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2-11-22更新 | 57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等等。可见(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2-15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东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6 . 自然就是最生动的美育课堂,色彩、线条、图形、明暗、肌理……所有这些美涉及的基本元素,都能从自然和生活中获取。老师在自然中教会青少年美的规律,再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和表达生活中更多的美,这正是美育的魅力所在。这表明(     )
①纯粹“自然”的东西就是文化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④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为记录基层各族群众在党旗的引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影像,“永远跟党走”第五届中国图片大赛典藏作品展在深圳市举办,并同步推出线上虚拟展厅,通过实景VR、点赞作品、生成专属海报等多种形式来为本届大赛锦上添花。这说明(     
①只有以基层群众为题材的图片展,才能吸引广大观众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1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第十六个“一号文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重要遵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是基于(     
①文化能够促进贫困群众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人的文化素养可以在自觉学习中得到提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4-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文科)
9 . 筷子一双,奥妙无穷。考古发现,筷子最早出现在商朝。它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一双筷子,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在我国许多地方,筷子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上述材料表明(     
①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③不同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文科)
10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说明(     )
A.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B.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文化是由人创造的D.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汲取外来文化
2022-03-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政治(文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