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如果不采取行动缓和这一趋势,地球的物理和生态系统、社会体系、安全和人类健康可能会严重受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目前,科学界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程度、成因、影响以及应对之策存在较大争议。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学术领域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包容不同的声音。

2021年8月4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显示,1961-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并且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2021年以来,河南、湖北等地相继发生特大洪水。鸿星尔克、华为等民族企业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继续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河南、湖北等地抗击洪水,展现了中华儿女一家亲的传统美德和伟大情怀。


(1)真理越辩越明。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包容不同声音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华民族可以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如何作为?请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2021-09-24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政府的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一些地方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要求时时留痕、处处留痕,不看实地看材料,不看做的看写的。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现在的“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迹”不重“成绩”,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这些问题既占用了干部的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燎主义,必须改变。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官燎体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行政文化。其中,既有“光明正大”“公正廉洁”等优秀的行政文化,又有形式主义、官燎主义等文化糟粕。时至今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腐朽文化依然没有被彻底清除。因此,塑造优秀的、健康的行政文化已成为迫切需要。


(1)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简要评价重“痕迹”不重“成绩”的管理理念。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文化糟粕仍然存在的原因。
(3)我国应当如何塑造优秀的、健康的行政文化?请你提供两点建议。
2020-03-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以完美的音乐演绎与过硬的战斗作风,成为天安门广场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

人民解军联合军乐团立足于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专门创作《钢铁洪流进行曲《冲上云霄》等7首军乐交响作品,展现改革强军巨大成就突出仅式感、庄严感,增强视听效果。这些作品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反映了广大人民强军理想和民族复兴的心愿,以校高的艺术性与感染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口碑社会反响热烈。

《钢铁洪流进行曲》是阅兵当天战旗方队出现时的背景音乐。当100面烈士鲜血染红的战旗整齐列,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乐曲的旋律宛如由矗鸣战车与亮号角自然生成一般,和现场的气氛浑然一体,立刻就震撼了观众《钢铁洪流进行曲在以往中国军乐特有的昂斗志之外,还增加了拥抱明天的朝气和由衷的自豪感,凝聚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这首进行曲横空出世,引发“全民在线求歌”。不少参与演奏的军乐团战士都表示,他们一边演奏,一边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广大网友纷纷在社媒体上发文称赞,“刷新我军进行曲新高度”“热血沸腾,激动人心,真是太燃了!“大气磅礴而又沉稳内敛,给人的共鸣感太强了!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钢铁洪流进行曲为什么能引起广大人民的共鸣。
(2)音乐带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文化与人的关系。
(3)请你列举一个对你影响较大的音乐或文学作品,简要谈谈它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0-01-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12月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贵阳一中、云师大附中、南宁三中)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活动主题,拟定两条宣传词(要求语言精练,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
2019-03-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贵州省安顺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