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过去这些年热度不断升高的“村晚”,在2023年以“四季村晚”的形式进入常态化、机制化的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村超”“村BA”继“村晚”而起,火爆异常,并逐渐升级为全国性比赛。乡土文化的发展(       
①体现了乡村文化的优越性,守护了乡村意识形态阵地
②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风貌
④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23年9月23日傍晚,承载着105791208位“数字火炬手”力量的数字人火炬手,迈着坚定的步伐,跨过钱塘江,走入杭州亚运会主运动场,完成了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这次点火仪式首创了一种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数字点火仪式,让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世界里参与亚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数字点火仪式的成功(       
①说明了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②满足了全球观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③展现了中国的时代活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④体现了科技赋能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3年热播的《青春之城》,讲述了党的十八大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科技赤子深圳逐梦的创业故事。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剧中科技追梦人方远舰在我国智能技术遭遇外国公司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毅然回到母校深圳大学,与企业合作研发人工智能,最终成功制造出中国智能双足人形机器人;基层公务员蒋楠楠凭借智慧与谋略,为科技创业者排忧解难。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该作品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彰显了当前社会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②人民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③应摆脱狭隘的自我,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置于国家发展的潮流中
④树立崇高理想,作出正确价值选择,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剧以科技创业为叙事主线,塑造了一批敢为人先的新时代青年创业者群像,展现了科技创业者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与家国情怀,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这说明(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对一定的经济政治的真实反映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艺创作要坚持以科技为中心,唱响时代主旋律   
④文艺创作要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讴歌人民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4次组卷 | 36卷引用: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乡村球赛“火”了。村民把十里八乡的篮球赛亲切地称为“村BA”,把足球赛称为“村界杯”。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     
①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②乡村文化阵地需要用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去占领
③村民需要和接受的文化,就是值得倡导和扶持的文化
④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5070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学考班)
6 . 2022年2月18日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三周年,香港邮政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主题,发行了一套11枚面值2元的邮票,分别展示大湾区内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九市的地标及最新发展。这套邮票(     
①能够集中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②是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作为文化的物化形式,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变迁
④承载、表达、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的精神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8更新 | 6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2年4月28日,中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从探铲毛刷到纸页已泛黄的考古笔记,再到无人机,高清摄影设备。这些馆藏的呈现,为公众展示了考古工作过程、技术方法、研究思路及学科发展,浓缩着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探寻文明起源、重建古代历史的点滴。这表明(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物质活动支撑
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发展文化
④文化作为精神现象推动着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新疆,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伽师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按照“馕产业+技能培训扶贫就业+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建设馕文化产业园,产业化、标准化制馕不仅让打馕这门老手艺焕然一新,更给传统美食注入了创新的味道。由此可见(       
①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依托文化产业园转化成物质力量
②充分挖掘馕文化内涵,能为伽师县脱贫攻坚提供物质支持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馕文化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④文化兴则经济兴,馕文化能够引领伽师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他的《大众哲学》一书以大众话语为载体,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耳熟能详的事例结合起来,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热切期望,启蒙了成千上万青年的革命理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②先进文化只要走进大众,就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的文化成果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
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又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269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10 .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2019年10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2-11-22更新 | 57次组卷 | 5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