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0-11高二下·广东揭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下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④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7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各地纷纷提炼城市精神,提炼时代特色鲜明、地域特征突出、通俗易懂、简明生动、社会认可度高的城市精神表述词。

材料二广东某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要求全市树立“新时期城市发展最终以文化论输赢”的理念,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中西文化交融、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素质提升、人文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


(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该市市委为什么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交化的贫困。贫苦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贫困文化的理由。
4 . 《游在蕉城》《幸福福鼎》《名城霞浦》等公众号微信,以优美雅致的音图视文,展现闽东山海画卷、乡情乡愁,滋润人们心灵,也为家乡旅游业助力引跑。这体现了(       
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保障B.文化的独特性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C.优秀文化对人和社会起促进作用D.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决定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的苗绣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中国苗绣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商业贸易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④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04更新 | 50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6 . 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比较图(a)和图(b),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漫画《再鼓的钱袋也填补不了脑袋的空白》批判了某些人错误地认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物质条件可代替精神文化
④文化与经济亦步亦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05更新 | 238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西省大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吉祥物(见下图)分别代表了巴西的动物和植物,体现出桑巴国度的热情与奔放。相关产品一经推出,就深受消费者喜爱。这说明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传统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9 . 漫画《变与不变》,变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变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依据是
A.文化塑造人,落后文化会阻碍经济发展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D.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0 . 下边漫画(漫画中的文字为“文化传统”)体现出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C.文化决定经济效益
D.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2018-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