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冻梨切块变成刺身,索菲亚大教堂旁升起“人造月亮”,鄂伦春族牵着驯鹿巡游……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掀起了一场冰雪文化热,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众多哈尔滨“宠爱”南方游客的热门内容,带动冰雪旅游市场呈现井喷需求新景象。“尔滨,我来了”也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的选择。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成功秘决在于(     
①依托现代传媒手段,致力于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③顺应居民消费升级,促进文化与经济相结合
④融通中外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不久前,河北文旅携手东方甄选,开启了为期6天的“电商+文旅”的直播活动,邀请全国观众观燕赵美景、赏多彩非遗、购河北好物。燕赵大地,数不清的文物宝藏光影翩跹,带我们融入厚重的历史文化共情古今。这说明,发展文旅产业(     
①必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②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有利于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④是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措施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3 . 杭州亚运会对浙江全省的旅游业产生了明显拉动作用。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浙江全省接待游客总量、日均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总量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的发展
B.文化有教育人民功能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D.文化有引领风尚功能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大象跑、蘑菇跑、小怪兽跑……这些有趣的名字其实是热门跑步线路。在天坛公园,跑步者沿着特定线路,奔跑于古建筑之间,应用程序轨迹图上就会逐渐出现一只吉祥的“大象”,引来众多跑步者“打卡”。这一现象说明(     

       

①体育运动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增加文化意蕴
②不同文化资源的融通可以丰富精神文化供给
③经济对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④体育运动已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5更新 | 6296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4月,中尼民俗文化交流节活动成功举办。通过精彩的中国民乐表演、传统舞蹈展示、中国书法团扇、尼泊尔海娜手绘体验等人文交流环节搭建“友谊之桥”,加强中尼文化交流,拓宽涉侨企业合作领域,助推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为两国交流发展做出贡献。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利于(     

①加强相互借鉴,推动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亲的中国形象

③缩小文化差异,促进两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统一

④深化两国的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浮月村以“稻田+咖啡”为特色,主打咖啡饮料和轻食,致力将浮月村打造成为全方位展示台山农耕文化的平台,让游客深入体验台山农耕文化,用新业态赋能乡村旅游,以“乡愁+创业”为特色场景,让美丽乡愁赋能乡村振兴,被誉为“最美花园式侨村”。浮月村的做法有利于(     
①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②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优化新农村的经济结构
③盘活农村优势发展资源,带动乡村的就业和创业
④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01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7 .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公共图书馆就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支点。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今天的公共图书馆不断“修炼内功”,馆藏资源进一步丰富,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从曾经单体的公共服务设施转变为集藏、借、阅、咨、视、听、创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由此可见(     
①建设公共图书馆能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③借助科技力量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④公共图书馆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为保护传承好白族文化,某市先后建设了白族村史陈列馆、民俗小院、民族文化传承培训基地等,主干道沿线的电箱上的彩绘内容以党建、民族团结、绿色生态等为主题,沉浸式开展民族文化宣传。将文化传承融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民日常生活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③优秀文化传承要坚持与时俱进
④优秀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山西省之所以统筹利用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资金,推动经常性送演出、送培训、送图书、送电影、送辅导下乡和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以及戏曲进校园、进农村活动,是因为(     
①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等功能
③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直接力量
④文化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被称为“中国式健身”的广场舞,以其欢快的串烧音乐和自娱自乐的编排,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身体好了”“心情美了”“朋友多了”,活跃在广场上的受访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事实上,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兴致,矫健的身姿,充满活力的模样,已经是最好的回答。这说明文化能(     
①推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引导风尚,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③教化育人,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          
④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