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实施,全国上下对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作用的意识不断增强。针对“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非理性“爱国”、爱国主义教育主体间缺乏规范联动等问题,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确立了运用法治方式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方略。

在甘肃平凉,红色游与生态游、休闲游、乡村游等多种业态巧妙融合,通过“红色+”“产业+”“科技+”的良性互动,推动红色旅游业态不断创新;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创新形式,为观众推出情景党课、纪念章兑换、红色漫步等多项特色活动;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场馆展示效果,开发寓教于乐的数字化青少年党史教育课程;在河南大别山,参加红色研学的学生在食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中,既领悟了大别山精神,又锻炼了动手能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1)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使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相得益彰,将产生“1+1>2”的效果。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红色资源是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的。
(3)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请为你所在的学校设计一个符合学校实际的活动并指出活动目的。
2024-05-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在每年国庆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中。上述规定(     
①是基于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
②源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③展示了融入时代内涵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蓬勃伟力
④旨在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积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张连印同志信仰如炬初心如磐,卸甲不移志、退休不褪色,为党的事业拼搏不息、奋斗不止;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并号召我们向他学习。这是基于(     
①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形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5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度契合党中央赋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M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场地,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出群众点单(筛选群众需求)、中心派单(对一时一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县区中心联系派遣有承接能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认单(组织有资质的社会志愿服务队伍承接和实施)、政府买单(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对那些群众评价高、工作完成度好的给予奖补)的“你点我供”四单运行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文明实践工作服务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特别是被服务的村(居)民也主动成为志愿者。

M市围绕理论宣讲医疗健康、科技科普、生产发展、生活服务等主题内容,通过细化四单运行,实施“健康直通车”“信息直通车”“科技直通车”“文化直通车”“随手公益”“微心愿”等多项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天天见、日日新,长流水、不断线,成为一池“活水”,浇灌文明之花。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M市四单运行机制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能浇灌文明之花。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M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拟举办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请你拟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并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我国国内综艺节目掀起“青春”热潮。《上线吧!华彩少年》以“国风创新演绎”为立意和核心,展现少年能量;《青春在大地》以青春为题,讲述年轻扶贫工作者亲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向上吧!青春》以优秀青年榜样的人生选择、工作经历和生活状态,向社会传达着朝气蓬勃的年轻声音……此类节目的文化价值是(       
①展示青年责任担当,使人力量倍增②凸显了奋斗的意义,决定人生方向
③营造向上文化氛围,陶冶高尚情操④通过传播手段创新,传递青春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见下图)

从图可以看出,国家设立公祭日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会受文化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有特定的文化印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14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好诗词》等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以全新的互动模式为亮点,通过现代传播方式,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为宗旨,强化现场嘉宾讲解以揭示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及传统价值观,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这说明
①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得以大力弘扬
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中华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末期国力衰退,日寇掠夺性采伐、连年山火和增多的农牧活动,塞罕坝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当时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创业者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开始了创业历程。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荫苗法,向一寸一寸沙土要绿色。经历无数次失败、自然灾害,塞罕坝人攻坚克难,在茫茫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近几年,继续增林扩绿,把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攻坚造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56年来,塞罕坝人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塞罕坝经验具有全球意义,为人类治理茺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塞罕坝精神唤醒了更多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利于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塞罕坝人创造绿色奇迹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精神。
(3)请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15个字)
2018-04-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一(一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篇《决定》体现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官,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材料二 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党和政府自身善于并习惯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也需要政府引导广大民众自觉提升法治觉悟,养成并习惯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日常事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知识,分析依法行政、依法治官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政府该如何引导广大民众养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日常事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