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场所融入科普教育元素,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生力军。截至2022年4月,中国科协认定了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就包括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等。这一创新举措(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有助于激活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③是因为人们总是被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
④是为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2日,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民委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70年前,云南普洱专区3000多名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7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锻造形成了誓词碑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感召力,印证了党对民族工作的强大领导力,体现了云南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语、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纪念会上,56名各族代表在《爱我中华》的乐曲声中向民族团结誓词碑敬献了花篮,群众代表诵读了民族团结誓词,首批国庆观礼团成员代表作了发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的意义。
3 . 一卷书香,一杯茶香,茶和书安静地交汇,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图画,给人以从容淡定之感。这说明人的文化素养(     )
A.要通过接受学校教育逐步培养
B.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来培养
C.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D.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
2022-03-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是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力举措。校园是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改革教学模式,讲好红色故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懂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人民的江山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美好生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好准备。
开展红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08更新 | 126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
6 . 2017730日,我国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盛大阅兵活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景式直播,阅兵仪式威武雄壮令人热血沸腾,使人深受震撼。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见诸于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