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点赞。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该节目是运用电视媒体、采取形象化方法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成功尝试,生动而又深入地展现了新时代与中华文明历史的同根同源与一脉相承,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和精神相通。该节目具有正面引导和深刻教育意义,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祖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社会各点赞的原因。
2 . 当前,很多学校都积极开展“科技艺术周”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与艺术表演活动。学校开展此类活动旨在       
①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②发挥优秀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③发挥先进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决定性作用
④发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2019-08-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易错疑难集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1月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诚信之星”。

2020年“诚信之星”发布主要通过电视专题片讲述“诚信之星”先进事迹。他们有的为了一份信任,不畏艰险、冒疫奔忙,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勇做挺身而出的凡人;有的秉承“诚信为本、品质至上”的企业精神,不计成本保证防疫物资供应,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有的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坚守“一户不脱贫决不撤岗”的庄严承诺;有的扎根偏远乡村,甘守清贫寂寞,为乡亲解决病痛,多年如一日甘当村民“健康守门人”;有的弘扬家风、恪守家训,致富不忘乡亲“不帮乡亲拔掉穷根决不罢休”。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精神风貌,他们是“诚信”价值理念的坚定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宣传2020年“诚信之星”的先进事迹的意义。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为主题,撰写一份演讲提纲。
2021-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限时练》第三单元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将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三科统编教材以不同方式强化了“劳动光荣”的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讲述“工匠精神”“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阐述“劳动精神”的内涵、意义。语文教材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了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历史教材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介绍了隋朝工匠李春、“铁人”王进喜等人物;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编入反映“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人类劳动工具与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等内容,让学生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劳动光荣”入教材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加以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2)请你就如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20字以内。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7日,浙江省政协举行民生协商论坛,围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从2013年起,浙江省审时度势,在全省部署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打造“精神家园”。截至2019年5月,11000多家文化礼堂已成为浙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彰显浙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标”。进入新时代,不断丰富文化礼堂内涵、创新管理方式,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浙江省以城乡联动促进融合,着力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文化资源与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加快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以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以整合育新提升效能,为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升级版”,将其放到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去把握,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上发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2020-12-10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
2014·江苏·一模

7 . 材料一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生活中的一系列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少女、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草根平民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体现了草根身上的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材料二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班级打算以此次班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活动。


(1)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角度,分析宣传这些最美人物对社会的意义。
(2)请你为材料二中的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
8 .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共机构。国家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方向。2019年春节期间,“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老百姓欢度新春的重要选择。这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转变,也有利于
A.发挥优秀文化对人们的丰厚滋养作用
B.强化优秀文化的有形影响,丰富精神世界
C.让博物馆走进公众视野,使博物馆更有经济价值
D.使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得到充分体现
9 . 2017年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单位与作品名单公布。开展“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有利于突出文化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
③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表明文化是推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9-20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政治卷(一)文化与生活(基础过关)
10 . 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了“先进模范人物爱国奉献事迹报告团”,深入高校进行巡回宣讲。回答下题。
1.报告团成员饱含深情的讲述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心。先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爱民之情和爱国之心,使人们深受震撼。由此可知
①发挥优秀文化作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优秀文化主要是通过报告会传播的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听完报告,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暗下决心:“毕业后我要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为造福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由此可见,优秀文化
①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③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
2016-08-22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③第4课时《文化塑造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