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2024年英国“广西三月三乡音播全球”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在英国伦敦市中心唐人街精彩亮相。中外宾客云集主会场,以山歌为媒、以舞蹈会友、以艺术传情,尽情体验广西民族风情,帮助英国民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多彩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增进了中英两国民众之间的理解与友谊。广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     
①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提升广西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推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夯实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增强文化认同
④更好传承广西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2 . 当前我国倡导的互重互信、共荣共生的和谐发展理念是“以和为用”“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呈现。2024年3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谈到,我们愿同各方深化合作,推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各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实现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A.中华核心思想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通认同和赞许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案
C.我国不断创新文化传播路径,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 . 近日,茶与“一带一路”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2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茶商、茶友齐聚一堂,共话茶文化。茶在中国历史久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不仅代表着中国形象和文化,更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纽带。关于推动茶文化的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趋同融合
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交融
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5-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梧州市、忻城县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模拟政治试题
4 .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所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     )。
①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②突破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观念的束缚
③贡献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的主流地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6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特色项目展示了多元文化之美,受到各方欢迎。特色项目设置是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新潮、传承与创新的全新融合,有始于3500年前中亚地区的传统式摔跤运动、高配版“老鹰捉小鸡”、用脚踢的排球和智慧的体操……大项中的9个非奥项目,展现亚洲特色、诠释亚洲体育文化之美;7个小项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极大丰富了亚运会的竞技内容,为参赛运动员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支持,为亚洲各地区的多彩文化交相辉映提供了平台。

材料二   身着青绿、服务热情、笑容灿烂——这是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们展示给世界的形象。志愿者们在亚运会的各项志愿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着中国青年的风采。在全球发展进程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与历史进步同步伐、与时代发展共命运、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的过程中,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也应为世界人民团结发出青年之声,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杭州亚运会设置特色项目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青年学生如何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力量。
2024-05-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三新学术联盟百校联考高三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6 . 2023年11月4日,国产动画片《长安三万里》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影片中。“山顶千门次第开”的锦绣长安、“十年一觉扬州梦”的秀美扬州等多地风貌,呈现出唐诗意境之美,令观众对壮美大唐充满想象与向往;剧情时间跨度几十年,讲述了大唐由盛转衰时期李白和高适的交往,体现人们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让观众深深代入和产生共鸣。可见,《长安三万里》取得成功的原因有(     )。
①传承不守旧,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创新不忘本,坚定对唐诗的文化自信
③吸收外来,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文化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7 . 2023年10月17日,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拉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的大幕,表达世界各国对“和衷共济、和合共生”高远理想的矢志追求;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让在场贵宾加深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增进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并对政治予以重要影响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够促进民心相通
④不同文明的交融同一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8更新 | 62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广西专版)06
8 . 在卢森堡首届国际龙舟节上,多国选手同场竞技,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除龙舟比赛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茶艺表演、民族歌舞、舞龙舞狮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次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举办国际龙舟节的意义在于(       
①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心相通
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世界文化美美与共
④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同一,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8更新 | 58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广西专版)01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性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交流思想。随着文明交流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不同国家和民族都肩负起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在交流对话、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融合不同文明的优长、汇聚不同文明的智慧,根据现代化的特点和要求,丰富文明内涵、创新文明表现形式,一定能够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新图景。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文明观”的发展。
(3)假设你要参加学校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交融而丰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列出演讲提纲。要求: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正确;字数150字左右。
10 . 在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研讨会上,有与会代表指出:“未来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思想和艺术的交流平台。艺术家们将能够在这个跨越国界的网络中自由表达创意,创造出融合东西方元素的作品。”这种跨国界的文化艺术交流(       
①以文明共存实现文明优越,有助于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
②有利于各国文化交流互鉴,通过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
③彰显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佐证了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
④以文明交融突破文明隔阂,推动丝路文化得到各国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