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4 道试题
1 . 《万里归途》是一部惊心动魄,又超级感人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努米亚国燃起战火,中国政府组织撤侨的大背景下,赤手空拳的外交官宗大伟、成朗进入战区,穿越战火,跋涉沙漠,困难重重的带领同胞回家的故事。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勇气、信念、忠诚、智慧以及深深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     
①该片弘扬了民族精神,旨在展示民族形象
②文化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③该片借助现代传媒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④该片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多方面的展示、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不断走深走实。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进沿线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了解和理解
②通过深化各领域人文合作,可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③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实现不同文化的趋同发展
④文化交流能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提升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偏远却便捷、乡土又现代,构成了数字时代的田园图景:盘山路转过一道道弯,泥泞小路通往高山茶园,无人机盘旋空中,手机支架立在茶田,来自四邻八乡的村民主播忙着直播采茶。以数字文化产品为载体,展示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从而带动地域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等,实现数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这一现象反映的道理是(     )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B.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C.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D.坚持守正创新,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4 . 上海博物馆将于2023年12月10日至2024年4月14日隆重推出“对话达·芬奇—一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展览臻选18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真迹,向观众讲述东方与西方的和而不同、艺术与科学的完美交融。同时,上海博物馆以中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与之对应,通过创新布展方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予以呈现和对话。艺术特展(       )
①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交流
②借助文化载体,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④旨在展现文化多样性,发展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并包含着世界文化的普遍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认知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③坚持开放包容的胸怀能够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更多营养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立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3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集中推出了77个中外演出项目。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②推动中外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对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媒体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世界在更加频繁的人文交流中,激荡出相知相交、团结共荣的“和合之美”。由此可见,推动文明交流应(     )
①向共建国家输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
②相互尊重,在求同存异中增进相互理解
③胸怀天下,在开放中推进不同文明的交融
④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通过交响乐演奏和童声合唱逐渐将音乐氛围推向高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一个“同”字贯穿,凝聚同在同爱、同心同创、同力共赢、同向未来的力量,引发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共鸣。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能促进人类文化交流
③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2023年7月,作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定点艺术活动,舞剧《大熊猫》在成都连演8场。大熊猫形象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而四川又是大熊猫的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文映照着大熊猫精神的内涵,悠久的生命历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呼应。选择在成都上演《大熊猫》这部舞剧有助于(     
①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尊自信
②借助大熊猫形象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精彩纷呈,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②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③各民族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决定了文化多样性
④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融为一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