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9 道试题
1 . 纪录片《本草中华》将传统素材引入现代生活场景,使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以独特视角讲述了人与自然相互守望的新故事,收获无数点赞。该纪录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②使文化回归传统价值
③创新了文化的传播手段
④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01-09更新 | 3490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2023年7月,作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定点艺术活动,舞剧《大熊猫》在成都连演8场。大熊猫形象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而四川又是大熊猫的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文映照着大熊猫精神的内涵,悠久的生命历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呼应。选择在成都上演《大熊猫》这部舞剧有助于(     
①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尊自信
②借助大熊猫形象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这正是对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动力或路径的一次重要的话语调整,对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次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引人注目地新增了“文化自强”的意涵,形成“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新话语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不少作品以文化自信心为文化自强力奠定基础。如《唐宫夜宴》《芙蓉池》等系列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方面走出新路;有的作品由文化自强的提升而返身夯实文化自信。如影片《长津湖》等中式战争大片,在全景式战争中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镕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展望当前和未来,文艺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使命,这就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锐意推进文化自强,努力让文艺作品真正成为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力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分析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新增“文化自强”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是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
4 .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这是基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全球文明倡议将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相互认同
③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④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2更新 | 89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创新班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常有点景人物,他们或行波远渡、或观山望瀑、或牧放树下、或云间对弈、或烹茶小憩,似是画家随意拨点,又有画龙点睛之妙。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打造多重维度的沉浸式空间,邀请观众一同进入古代山水画,神游于山河美景之中,探究古人行迹,感悟和合共生的智慧,思考如今的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一展览(       

①寻古人行迹,悟古人智慧,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②引领人们感悟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④通过文化交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营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国和意大利在丝绸之路的两端相映成辉。为庆祝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对比了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从书写用的文字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讲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在(     )
①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 
②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是中国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继承与发展 
④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尊重与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诗画中国》《一馔千年》等文化类节目规避了一味追求“完整再现”传统文化和艺术、却易显得“陈旧冗长”的刻板做法,将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华进行“点状”萃取,通过故事化叙事、视听化奇观、情感化激发,实现了符合当代人认知习惯、行为方式、审美要求、价值标准的"转换”。这表明(     
①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③坚持古为今用才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满足人民需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原本》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17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我国数学家徐光启开始将拉丁文本的《几何原本》翻译成汉语文本。《几何原本》全新的思维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徐光启在翻译过程中创造的点、线、面、平面、曲线、钝角、锐角等中文数学术语十分贴切,至今仍为我国现代数学所沿用。可见(     
①西方数学的传入开拓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新天地
②文学艺术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传统文化只有借鉴西方文化才能百花齐放
④不同数学思想的碰撞有助于数学的创新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上,川剧青衣与说唱歌手对歌,流行歌手与说唱俑联动,蜀派古琴与小提琴和鸣,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舞台上碰撞、交融……这一文化盛宴令中外观众赞叹不绝、回味隽永。闭幕式上的文化表演(     
①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
②表明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传承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从开幕式的“江南韵味”“数字火炬手”,到闭幕式的“荷桂共生辉”“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通过融合了3D动画、增强现实等尖端技术的表演让亚洲和世界体验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魅力,领略了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大国气象。这表明杭州亚运会坚持(       
①深化文化传承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②美美与共,彰显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推动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丰富中华文化内涵,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