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2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7日,“演艺大世界——2024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启幕。开幕当天,上海文化广场年末演出季也拉开帷幕,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爱尔兰、中国6个国家的7台年末大戏将陆续上演。由此可见(       
①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②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传统文化能立足时代,与时俱进
④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的内在潜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5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既是对遵循和运用历史规律内在要求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认知,彰显了在新征程上以新的伟大奋斗精神创造新的伟业的高度历史自觉。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回望历史征程,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引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正是有这样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在遵循和运用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历史主动,顺应历史大势,引领历史方向,以伟大历史创造推动历史进步,以高度历史担当肩负历史使命,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知识,说明如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2)在遵循和运用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历史主动,顺应历史大势,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运用假言推理及其方法相关知识,推断出两个正确结论。
(3)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历史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湘绣、湘瓷、湘茶、湘菜、湘戏是湖湘文化的品牌,请你从中任选一个品牌,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设计一个把湖湘文化品牌推广出去的方案。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标题;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4-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绩单有目共睹。语言与文学跨越时空的穿透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美感,以及文化产业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新活力,让各种形式的文化跨出国门。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③建立自在事物联系,以文化共享引领经济合作
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随着甲辰龙年的到来,“Loong”火了。在很多场景中,“龙”不再被翻译为Dragon,而是被翻译为Loong。比如,2024年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是“LoongChenchen”。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学者对中国龙的英文翻译提出过质疑,质疑原因很简单,中国龙与西方龙不仅形象完全不同,而且在各自语境中的寓意也南辕北辙。
资料卡片:
在中国,龙的形象非常正面,它是一种帮助人类的动物,是尊贵的;在西方,龙的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非常糟糕,它是残暴的野兽。
从“Dragon”到“Loong”的变化(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②能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③能准确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④说明文化发展需坚持胸怀天下的心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材料一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丝”核心区建设。围绕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建组织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数字丝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初步构建起海陆空网“四位一体”大通道。引进总投资达420亿元的中沙古窗乙烯等优质产业项目,有效带动省内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累计对9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近1400个,一大批福建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实现了产业链全球布局。福建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7项,商事制度“一照一码”、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全国改革范本;海丝中央法务区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引入现代化、国际化法务机构或项目。福建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经济总量连跨4个万亿元人民币台阶,2023年达5.4355万亿元人民币、居全国第8位,人均GDP居全国第4位,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   2023年12月,以“多元文明,美美与共”为主题的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举办,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52个艺术团队齐聚千年古城,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美艺、美音、美舞齐上阵,美展、美作轮番上演,一场场文艺演出尽显多国文化的交融之美,各种不同风格、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让观众尽享艺术的魅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海丝”核心区建设是如何助力福建经济跨越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知识,简述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意义。
6 . 近年来,一些院士、教师等退休后主动学习新技术,以网络平台为“教室”,以三寸屏幕为“黑板”,变身为知识主播(简称“知播”),面向广大网友无私传授自己毕生所学,既能通俗易懂地传播高端艰深的科学知识,也能耐心教授汉语拼音这样的基础课程,他们每人都拥有众多粉丝。“银发知播”广受欢迎,是因为(     
①短视频授课能够取代系统化的专业学习
②新技术的应用使知识传播不受规律制约
③主播丰富的学识和阅历,让教学更有魅力
④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提高,渴望获取更多知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2024年新年伊始,“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三大展览在故宫博物院与观众见面,展览聚焦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揭示了丝绸之路上形成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材料说明(     
①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要在文化交汇融合中,尊重和认同世界各国的文化
③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应坚持求同存异、融合共生的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12月9日,以“千年丝路•璀璨非遗”为主题的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福建泉州开幕。中国的漳绣、印度的手工编织包、厄瓜多尔的特色编织帽……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非遗作品交相辉映,各国友人相互欣赏(见图)。该展览活动(     

①体现了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
②说明了不同国家民族的友人认同彼此文化
③印证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文化交融
④增进了沿线国家之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学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成为全球文化主流
③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得以充分展现             
④将有力地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

当我们在一幅画前驻足、当我们在一支旋律中沉思、当我们越过语言的藩篱在一部小说里与遥远的灵魂相遇,那时文化艺术的创造者来自哪片土地、说着哪一种语言,都不再是彼此理解的障碍。那一刻,我们确知,人类的观念、情感可以越过地域、民族、文化的区隔而彼此相连。这种交流将推动人类在疾速变幻、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领会人类共同的命运,领会中国的道路、方案和智慧可以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选择。

文艺是“世界的名片”,其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近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流浪地球》《三体人》《人世间》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扬帆出海、破圈传播,它以艺术的方式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向各国人民展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交流。

(1)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华优秀文艺作品扬帆出海的积极意义。
2024-04-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