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有专家认为:“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这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更为科学的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最早是服务于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它的应用首先就受到了地理的限制。”
也有专家认为:“农业生产还是要以利用自然为前提,我们这片土地上雨热变化和大的季风变化的特点没有变,二十四节气对当前生产生活还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
(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保护“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文化遗产。
(2)有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就如何推动“二十四节气”对外传播和交流,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 . 2017514日晚,迎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国贵宾的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晚会既有交响乐、民乐,也有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芭蕾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多种艺术形式展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商旅贸易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场文艺晚会的成功之处在于()
利用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借助丰富的文化形式再现各国间经济交流
运用现代传媒丰富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隆重开幕。 
       本届敦煌文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丝路”沿线国家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等重要共识,共同发表了《敦煌宣言》。 
       《敦煌宣言》发表后,一直“禁止拍照”的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师进洞窟拍摄,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不允许游客进洞窟拍照,是因为之前认为闪光灯会对壁画颜料等产生伤害,但多年监测研究发现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以前没有条件为摄影师提供走进洞窟的机会,如今包括安全、管理等措施日趋完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在“开放”中保护,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与弘扬事业中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丝路”沿线国家达成上述共识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敦煌在莫高窟保护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3)请你就如何弘扬和传播敦煌文化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4 . 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使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影片通过电视、网络与移动平台加以传播,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信仰、红色气质。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中国古老的皮影戏诞生于关中地区,跟随北人南迁的步伐,皮影戏传入了江南地区,遇到江南丝竹,原本粗狂的唱腔变得温婉了许多。皮影戏因南迁而温婉,这说明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是因时而变的
③不同地区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6 . 2016年3月15日下午,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定格。一边是美国谷歌公司研发的“阿尔法”围棋软件,一边是近10年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围棋高手李世石。在这场人机对决中,人类最终以1:4落败。回答下列问题。
1.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看,人类在探索前沿科技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并取得巨大进步,这体现了( )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客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无限性
D.认识因其螺旋上升而具有前进性
2.根据报道,“人机大战”后,西方更多的人认识到围棋的奥妙,有更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围棋并乐在其中,全球掀起新一轮的围棋热。这说明( )
①科学技术影响文化传播
②中西文化在交流中兼收并蓄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发展
④各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趋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2-13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新余第一中学8月高三摸底考试政治试卷
7 . 2016年5月24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两位音乐家的音乐分享交流会在贵阳某校成功举行。此次音乐交流会的成功举行可以看做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14高二上·江西新余·阶段练习
8 . 2013年10月12日,有着极高关注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在《新闻联播》中被直接点名。两部动画片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不文明等现象被整改。这说明(   
A.良好文化氛围主要是靠传媒形成
B.只有高雅文化才能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D.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
2016-11-2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政治试卷
9-10高二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9 .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某地通过发展“柑桔文化”“大蒜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主要表明(   
A.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016-11-18更新 | 7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政治试卷

10 . 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应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18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新余九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