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噪音扰民,无人治理”“非机动车乱象丛生”“风景区乱扔垃圾现象”……近日,中国文明网“文明眼”网上监督平台陆续发布了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关于网友反映问题的回复,通报了此前曝光的不文明、不诚信、不道德问题处理进展。“文明眼”是监督不文明的“千里眼”,这有利于
①发挥新传媒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日益受追捧,赢得越来越多“圈粉”。不久前,“中国影视节目联合展播”,走进阿语地区。而近日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在国外再度掀起一轮中国影视剧观看热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②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④推出了融汇中外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央视感动中国就像一个春天的约会一般,在每年的早春如期而至,评选和记录下过去一年最让中国社会感动和记忆深刻的人,他们的人物事迹和颁奖词感人肺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传播手段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这将
A.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主要手段B.使新媒体更加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
C.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根本性变革D.充分拓展新媒体的传递和创造功能
2019-08-27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永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近几年,“故宫”已经成为了流行文化的热词。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独一无二的“文化IP”变得愈发的年轻。随着《我为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综艺节目的播出以及各种文创产品不断推出,故宫成功地打入了群众“内部”,不再显得那么高冷了。这一现象折射出
①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②大众传媒显示了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生命力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材料一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题: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会聚文明古都,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交流互鉴之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材料二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环节,“亚洲文化嘉年华”主创团队共动用了8000名演职人员等众多参与者,用精彩绝伦的创作和活力四射的创新,为亚洲和世界献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享誉世界的国粹京剧和中国功夫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传统文化的名片。运用最前沿的LED点矩阵立体成像技术,中国武术《墨之韵》气势雄浑、古琴悠扬、墨韵飞白;来自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俄罗斯、朝鲜等舞蹈艺术家与中国演员们一起用《火之激情》照亮了“鸟巢”的夜空。


(1)联系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是如何推动文化创新的?
7 . 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由江苏有线、腾讯视频首播。该片采用超高清影像全程观察记录新丝路沿线国家的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内容,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了神秘丝路在当下的魅力与活力。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丰富扩展了丝路文化的内涵
②现代传媒增强了丝路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③大众传媒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④科技进步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览会的吉祥物主体形象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吉祥物取名为“进宝”,既有“进口博览会之宝”的涵义,也是“进博”的谐音,还暗含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胖乎乎的“进宝”受到大家的热捧,这表明举办进口博览会
①能够通过文化宣传活动,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通过吉祥物等文化宣传,使民族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
③有利于展现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④既显示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个性,又蕴含世界文化的共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实现民心相通应该:
①提倡和推崇开放与包容、化解分歧,求同存异
②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
③积极推动汉语国际化,实现文化相通
④以我为主,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和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全国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小分队近12万支,在各地开展慰问演出、送戏下乡、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营造欢乐样和的节日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该做法
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素养
②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开展文化传播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