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甜野”男孩丁真火遍全国,“丁真现象”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丁真现象”告诉文旅人,脚踏实地挖掘文化精粹,全心全意打造旅游精品,在此基础上做好文旅融合和“文旅+”,才是推动今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和有力抓手。“丁真现象”启示我们(       
①文化旅游应加强文化引领,深层次挖掘自身文化魅力
②坚持旅游与文化相结合,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③推动文化发展应该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节目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节目结合5GAR技术穿插妇好鸮尊、簪花仕女图等国宝,呈现出了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被网友誉为“今年春晚最好看的节目”。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繁荣我国当代文化的重要滋养
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能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更好地创新发展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满足精神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0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从2021年起中国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材料二   第三届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采取展示宣传、互动体验、文艺演出三种形式,设省形象展主题和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步行街、中国旅游四种业态,集中推广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风采,为各省区市在进博会期间提供展示平台。“新疆是个好地方”展台展示新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海南三亚展台对海南三亚免税购物、亲子、情侣、婚庆等为主题的旅游资源进行展示;河南带来的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焦作绞胎瓷;黑龙江带来的北沉香、满族旗袍、满族刺绣;四川带来的绵竹木刻版年画,醪糟非遗技艺等。


(2)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第三届进博会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某班同学就“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请陈述你的观点。
4 . 2020年9月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以编织、堆垒、点翠等见长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和历经几十道工序织就的“夏布”等惊艳亮相,让观众直观地欣赏到代代传承的非遗“好手艺”;贵州苗族的银饰、蜡染、苗绣和内蒙古的民族特色装饰画拼图等让观众身处一地便可纵览别样民族风情。可见,该服务贸易交易会(   
①能够涵养和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②搭建了展示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平台
③是集中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形式   
④能够推动不同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敦煌研究院通过技术手段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全面监控,防止文物“生病”;通过建立健全包括三维数字模型在内的文物数据档案,将文物实体数据化,将文物信息进行永久保存;通过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为人们提供数字化参观游览服务,以虚拟形式重现文物旧貌。这表明(   
①依托信息技术的传播媒介成为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
②科技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推动了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③现代科技的运用使储存文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发生根本变革
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文物保护和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19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广播电视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调动全行业力量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持续组织全国性公益展播活动,更好地引导舆论、坚定信心,凝聚万众一心、坚决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     
①广播电视媒体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②发展文化事业应该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③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主流媒体应发挥先进文化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17更新 | 172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71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说明爱国主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07更新 | 90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崇仁县一中2021届高三开学政治试题
8 .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26更新 | 98次组卷 | 80卷引用:江西省南城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0年9月,远在非洲的毛里求斯举行了“美丽中国”主题开放日活动,当地师生一起观看了影片《超乎想象的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主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是可以获得其他民族认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100个以上的古村落进行拍摄,以生活化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真实再现中国古村落的人文故事。《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唤起了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材料说明了(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具体的、有形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1-03更新 | 428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