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1 . “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反响和强烈共鸣。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实现了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④运用现代科技,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卷四政治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我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     
①展现文化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促进文化交流,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
④彰显文明优势,提升我国的文化渗透力、感染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以文化为底色,融科技之力与艺术之美,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中国向八方宾朋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连续性
②中华文化因包容性而交流,因交流互鉴而发展
③守正创新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并包含着世界文化的普遍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认知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③坚持开放包容的胸怀能够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更多营养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立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3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集中推出了77个中外演出项目。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②推动中外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对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媒体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世界在更加频繁的人文交流中,激荡出相知相交、团结共荣的“和合之美”。由此可见,推动文明交流应(     )
①向共建国家输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
②相互尊重,在求同存异中增进相互理解
③胸怀天下,在开放中推进不同文明的交融
④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通过交响乐演奏和童声合唱逐渐将音乐氛围推向高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一个“同”字贯穿,凝聚同在同爱、同心同创、同力共赢、同向未来的力量,引发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共鸣。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能促进人类文化交流
③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从开幕式的“江南韵味”“数字火炬手”,到闭幕式的“荷桂共生辉”“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通过融合了3D动画、增强现实等尖端技术的表演让亚洲和世界体验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魅力,领略了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大国气象。这表明杭州亚运会坚持(       
①深化文化传承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②美美与共,彰显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推动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丰富中华文化内涵,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多方面的展示、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不断走深走实。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进沿线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了解和理解
②通过深化各领域人文合作,可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③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实现不同文化的趋同发展
④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促进了多元互动人文交流大格局的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上,川剧青衣与说唱歌手对歌,流行歌手与说唱俑联动,蜀派古琴与小提琴和鸣,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舞台上碰撞、交融……这一文化盛宴令中外观众赞叹不绝、回味隽永。闭幕式上的文化表演(     
①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
②表明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传承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