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河南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河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豫剧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豫剧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豫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21-10-18更新 | 641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4-15高二上·辽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0更新 | 347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西省赣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欧洲文明,是丝绸之路的4个极点。在古丝绸之路上,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秉持开放、包容心态,对话沟通,彼此接纳,共同发展,形成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壮丽景观。今天,我们共建“一带一路”,必须着眼于沿线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找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契合点,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促进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对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共建“一带一路”。
2021-09-27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在中央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播出,生动展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等全球议题所贡献的东方智慧,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焕发出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生命力。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大众传媒具有推动文化传播和共享的功能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③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收集和传递文化资源的手段发生根本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之所以成功“抢走”众多主流媒体的受众,关键在于依靠技术优势实现互动、参与,使单向的内容传送变成双向的交互传播。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新兴媒体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弘扬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②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④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2020年运河“嘉年华”开幕式于2020年9月28日晚在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北门广场举行,主题为“千年运河•精彩生活”。活动期间,将在扬州宋夹城景区、古运河等五大区域举行文艺名家采风、花车花船巡游、运河城市非遗展示、运河“老字号”嘉年华、裸眼4D灯光秀、5G大运河等19项彰显运河沿线城市特色的文化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千年运河•精彩生活”的意义。
2021-09-22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甲骨文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它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把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①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④激活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22更新 | 30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 2019-2020 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全由陕西本地人出演。地道的关中方言,使演员融入了角色的灵魂,传达出了老陕身上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冷硬蹭倔,不怒自威、外儒内刚的骨血气,使该剧成为陕西“旅游十文化”的新名片。这表明(       
①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更能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③利用现代传媒是推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18年1月23日,中华风俗文化主题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这是继前两年“和合风俗”年度文化主题公益活动之后,中华世纪坛对中华风俗以及传统文化更进一步的寻根问源。展览通过各类型海内外华人家庭的风俗故事。展示中华风俗在新时代的风采。中华风俗文化主题展(       
①创新了文化传播途径,展示了中华风俗的生命力、凝聚力
②发展了文化事业,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发挥了传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0 .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山西特色的传统面塑、剪纸、推光漆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海外赢得大批“粉丝”。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