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千年陆路湘桂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其主要构成是以沿途保存的遗址或遗存为主要对象。湖南广西相关部门加大古道沿线的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做好古道文化游的整合、活化与利用工作。这有利于(     
①发挥自然遗产优势,促进湘桂文化交融
②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1更新 | 4620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08更新 | 8528次组卷 | 11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3 . 2019年4月,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因火灾受损。11月,中法双方签署文件,决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双方商定在2020年确定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同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技术与科学交流及培训项目。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③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9更新 | 5945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       
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11更新 | 3459次组卷 | 80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涵盖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长城是民族的脊梁,黄河是民族的魂魄,大运河凝注了中国三千年的兴衰史,长征则是新中国兴旺发达、民族复兴的精神履历和源头。国家明确提出,要建设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我国又正式启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②赋予中华文化全新内涵,推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
③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遗址“祭祀坑”,500余件重要文物惊艳出土。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与黄河流域一致;首次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加深了对成都平原与中原、江汉平原的周边地区文化的历史关系认知;半张金面具及来自印度洋的5000多枚海贝见证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       
①折射出数千年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②表明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③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重要实物例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8更新 | 1000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7 .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背,荣华富贵”。黎侯虎是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传统手工艺品,其造型生动、威风凛凛,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等文化内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地,黎侯虎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大众喜爱。材料表明(     
①黎侯虎手工艺品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因时而变,其基本内涵得到丰富
③黎侯虎文化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三星堆遗址距今有3000至5000年历史,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21 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会通报它三星堆新发现6座器物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刷新了学界对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的认知。通过考古发掘(     
①有利于理清遗址和文物背后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②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原貌,增进人类文化认同
③可以最大程度地解读、还原和传承中华文化
④能够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培养中华文化归属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0更新 | 8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1年12月,中国西藏邱桑温泉古人类手脚印入选2021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手脚印岩面艺术是距今20万年的古人类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双手和双脚用力压到软泥上,软泥硬化后形成富有美感的岩面“雕塑”。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历史长河中“艺术”一词涵义的理解。这一成果表明(     
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②艺术源于社会生活并且始终忠实反映社会生活
③考古发现为古代艺术作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了物质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老长城重焕新生机

◆保护长城,传承文明

长城,跨越两千年,纵横四万里,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2021年7月,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长城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这是世界3项示范案例中唯一一项文化遗产项目。

2006年,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建设长城保护员制度,条例实施十多年来,6000多名保护员成为长城保护最前线的主力,无论寒冬酷暑,他们都在巡护长城,劝走放羊倌,“吓”跑偷砖人。2022年,河北人民检察院发布长城保护检察公益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长城保护意识。2023年,山东立法保护全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越来越多的民众自觉守护长城,各地纷纷成立长城学会或长城保护协会。只有靠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让万里长城更长久传承下去。

◆古老长城,重焕生机

党的“十四五”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战略部署是建设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文旅部牵头制定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沿线15省(区、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山西省规划建设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雁门关、平型关等众多景区,彰显长城历史文化内涵。河北省叫响“红色长城”,深入挖掘开发喜峰口长城抗战、山海关保卫战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使人们深切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活化”传承中,长城脚下村民通过发展旅游,一座座古村落告别贫困,脱贫致富迈上小康,古老长城焕发新的生机。

“长城脚下看冬奥、冬奥赛场看长城”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一大亮点。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河北省崇礼实施长城亮化工程,夜色中被灯火点亮的长城绵延于群山之间,成为冬奥盛会的醒目背景,世界各国冬奥健儿都领略到中国长城的风采。“长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用科技赋能长城保护,推动“活化”传承,将长城文化、长城精神传播到全球各地。”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对长城的成功保护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古老长城在传承创新中重焕新生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十分丰富。请你选择长城以外的一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写出一份推广提纲。要求:写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阐明推广的目的和形式,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20字以内。
2023-04-20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