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凌空飞跃、闪转腾挪……跳台与工业遗存相遇,奇妙的创新融合,使得“雪飞天”成为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如下图)冷却塔和大烟囱呈现出的“工业朋克”风与奥林匹克混搭在一起,很多运动员赞叹感觉就像置身于虚拟世界中。“雪飞天”(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坚定了中华文化信念,彰显伟大梦想精神
③继承了传统建筑艺术,并赋予其新的价值
④贸彻了国际创作导向,落实绿色奥运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8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筷子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餐饮文明进步的标志。实际上,“公筷”的传统比较悠久。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的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流觞曲水”,就是各用杯箸;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是“分餐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再度倡导使用公筷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亲朋好友、单位同事、接待客人、红白宴席等聚餐场面使用公筷,能有效防止“病从口入”。这成为当今时代文明的餐饮习惯,可见(       
①“公筷”文明有利于展现世界餐饮文化的多样性
②“公筷”文明既有历史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文明的要求
③“公筷”文明必将推动各民族餐饮文化走向趋同融合
④“公筷”文明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021-06-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