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的“国际茶日”。早在唐代《茶经》中就反映,我国先民最早发现茶的功用并开发饮用的事实。现在,中国茶已形成不同的茶品类型、饮用方式和养生文化,如“人在草木间”隐喻着天人合一的境界,“茶禅味”阐释了人生品悟。这说明(       )
①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②中国茶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④传播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16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21日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坚持“丝路艺术的盛会,民心相连的桥梁,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参与本届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6个,其中,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舞台艺术表演,总演出场次达到98场,参演的大部分剧目涵盖门类广,有戏曲、芭蕾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民乐等。题材丰富,有现实题材,有历史题材,有红色题材等。通过这些活动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文化艺术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机遇,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合理性。
3 . 2019年10月21日,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该片以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第一部法文译本《论语导读》为线索,讲述了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相遇、相识、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该纪录片的拍摄(       
①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推动了中法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
③推动了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传播
④有助于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隔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
③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5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5666次组卷 | 11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创迹,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
③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452次组卷 | 7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外。视频中的她言语不多且没有配上英文字幕,但她在某海外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与BBC、CNN相比毫不逊色。“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这说明(  )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越是古老的文化越具有意义与价值
③讲好中国故事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④中华文化的内涵在交流中不断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07-05更新 | 405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1-12高二下·山东济宁·期中
8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近代文人李叔同创作的《送别》里的歌词,其实《送别》的曲调适自美国作者奥德威所作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上述材料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渐趋同
B.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
9 . 以拍摄古风美食短视频出名的李子柒获评《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李子柒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现酿酒、造纸、制墨、做竹子家具等制作过程,并把它拍摄成短视频。古风短视频不仅在中国走红,在国外也强势“圈粉”。由此可见
①中华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得以更好传播
②中外文化在交流传播、相互借鉴中渐趋--致
③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④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彰显吸引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3-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线上)
10 .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隆重开幕。开幕式晚会大面积使用声光电技术,打造立体多维沉浸式体验;以“止戈为武”的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来传递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的愿望;真人版的《清明上河图》等章节充分展现了东方文明的厚重底蕴、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这表明(      
①我们应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文化创新要利用现代科技、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③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民族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3-14更新 | 27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