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22日,2024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上下杭开幕。本次民俗文化节特设两岸同福台湾民俗展馆,用于展示台湾手作文创、台企品牌商品、台湾少数民族服饰等。现场还设闽都有福县(市)区民俗文化展馆,用于展示各县(市)区的民俗特色,不仅有各地的本土民俗好物,还有特色展演与技艺互动。活动期间,还有非遗民俗市集贯穿全程,呈现优质的非遗技艺及产品。更有杭肆云集文创市集,现场展示和销售台湾民俗技艺、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带大家感受传统工艺美学的魅力。市民游客还可在曾氏祠堂参观“定格福俗”非遗民俗主题摄影展,赏近百幅民俗摄影作品,从光影里看非遗。

材料二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文化发展历程中最珍贵、更具特色文化精髓,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加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必将助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精神风貌的展现,是人类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成果,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随着文化大融合加快,加强两岸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人认为传统民俗文化在今天已经显得过时,但实际上传统民俗文化在今天仍然扮演着自己独特的角色。它让我们有别于世界其它民族,彰显了我们民族的特性,文化的个性也深深根植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做好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工作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加强两岸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2024-04-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源头活水。其间,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回望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在他看来,正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进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两个结合”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2022年5月27日,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的认识过程体现的辩证思维方法。
(3)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
3 . 下表是将中国古诗词翻译为英文的比较呈现
原文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文WithasillywishIheldmyself,Tobea
goodservantinEmperorscourt.
Ifyouhavefriendswhoknowyourheart,
Distancecannotkeepyouapart.
比较
译成了一首没有情感色彩的叙事诗,实在是难以表达出中国诗原有的意境。
译的韵律、表意,都令人叫绝。古诗诉之不尽的绵长韵味,丝毫没有因为语种的转换而折损,把诗词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真正传递给了西方读者。
据此,要更好地传播中华古诗词就应(     
①创新中华古诗词的传播路径,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②研究中西诗词意境取向之差异与融通,探寻文化共识
③以认同和吸收国外语言文化为主,提高语感和诗词素养
④挖掘中华古诗词的精神内核,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3-01-14更新 | 128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中国茶的利用最初是出于“食”用之性而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以满足于古人解决温饱的需求。在长期的食用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它的某些疗病的“药”用之性,茶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解毒、利便等功能逐渐为人们所发现。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中国人久服成习,茶的药用之旨也逐渐隐没,日益转化为习常的饮料。

中国人爱茶,在泡茶、品茶、论茶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中,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增进交流、强化认同。数千年来,中国人采茶、制茶、饮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用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制作出各种风味的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同时,中国茶文化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地域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特征,促进了茶器、茶歌、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发展,营造了茶馆等关联性文化空间。中国茶,世界香。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中国茶与国人相伴千年,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释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举行。

在广州,可以读懂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可以读懂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可以读懂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可以见证中国之治的丰硕成果。在这里,人们可以感触到大变局中的中国脉搏,也能读懂当下中国的开放和自信。

读懂是理解的基础,只有读懂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她,深入她,读懂她,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大国崛起,不只是经济腾飞、科技赶超,还需要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传播力。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政府、文化企业等的作用,汇聚传播中华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世界读懂中国。
2022-12-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留学报效祖国,不忘初心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时代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广交善结良友;弘扬中华文化,阐释特色理念;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存。我志愿为中华文明的世界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日前,浙江中华文化学院等单位主办的2022年“海外蒲公英使者”集训班上,近50名即将出国留学的青年人被聘为“海外蒲公英使者”。他们郑重地宣读《蒲公英使者倡议书》。

据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沈慧虹介绍,“海外蒲公英使者”集训班已经举办第6期。旨在增强学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切实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跨文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向国外大学的师生和社会民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诠释中国理念、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使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2022-12-03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各具特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C.文明是人类进步和进化状态的标志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求索奋进。值此党的百年华诞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希望各国携手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孕育理念,思想引领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契合于人类文明的共通内核,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描绘了各国人民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愿景,源源不断释放出跨越国家、文明界限的文化吸引力和思想感召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为人类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本路径,开辟了21世纪国际关系演进的崭新境界。

2021年8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致辞中强调,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程,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022-07-17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考政治试题

9 .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胸怀大局,就是心系祖国、志存高远,把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国之大者”,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勇于承担使命责任,为了祖国和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

——自信开放,就是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以热情好客展现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善,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

——迎难而上,就是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就是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精心磨合演练,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

——共创未来,就是协同联动、紧密携手,坚持“一起向未来”和“更团结”相互呼应,面朝中国发展未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情呼唤。


从五个方面的内涵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北京冬奥精神”。
10 .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医学科学体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体系。2021年,首个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上线,免费向公众开放。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上线(     
①能够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变革文化传播途径
②可以为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提供立体化信息平台
③有利于保护传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④旨在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得到世界各国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