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22日,在法国巴黎上演了一场中法诗歌音乐会,其中《但愿人长久》是最后一首表演曲目,演奏乐器有古筝、琵琶,也有提琴、圆号,演绎者中可以同时看到欧洲和亚洲面孔的孩子。对此,一位法国人表示,尽管语言不通,但在乐曲和歌声中听到了“真挚”,能够感受到演绎者在向观众诉说。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所以在诗歌中听到了“真挚”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外观众的认同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④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文化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是中国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的重要举措。中外嘉宾畅所欲言、深入讨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嘉宾们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举行“良渚文化论坛”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②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③“良堵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中国春节期间,哈瓦那的“唐人街”举行包括刺绣展览、与孔子学院中文学生交流等各种关于中国春节的活动,600多名演员在乌塞拉主要街道上演史国新年巡游“相约俄罗斯”中国电影节在莫斯科开幕……中国春节文化在世界多地受到热捧表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也属于整个世界
②各民族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③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5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0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项训练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4 . 源自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和独特的佛教理论,并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对这些国家的哲学、艺术、礼仪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材料告诉我们(     
①不同国家的文明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
②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发展,使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
③不同民族和风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④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因吸收世界其他文明而具有普世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7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2023年7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致贺信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由此可见(     
①我们要不忘本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传播交流而丰富多彩
③促进文化交流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会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通过交响乐演奏和童声合唱逐渐将音乐氛围推向高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一个“同”字贯穿,凝聚同在同爱、同心同创、同力共赢、同向未来的力量,引发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共鸣。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能促进人类文化交流
③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2023年6月29日,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正式对外开放。该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保护京张铁路遗迹、发掘并恢复老京张铁路正线、恢复部分道口、修复相关重要遗址,并将京张铁路特有的人字坡设计、历史故事融入展示设计中。这是基于(     
①任何文化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来的
②文化发展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人类文化发展历史就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④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扎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8 . 发祥于天台山的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因天台山而得名的浙江台州,亦被和合文化浇灌滋养。2023年11月6日,第三届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台州举办,并开设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德国哈瑙、埃及开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非开普敦6个国外分会场。论坛的举办,能够(     )
①推动和合文化国际传播,增强和合文化影响力
②传承弘扬优秀和合文化,提升台州文化软实力
③不断增强和合文化的世界性,进而增强其民族性
④促进和合文化广纳各国文化,从而展示其包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唐代金银器中最有名的鸳鸯莲瓣纹金碗通体采用捶揲技术制作成型,代表了唐代工艺的最高水平。捶揲技术最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密切,捶揲技术传入中国并在唐代广泛应用在金银器皿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金银器的器型类别和装饰风格,为唐宋金银器的商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技术植根于优秀外来文化之中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是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10月23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创作语境的人文雕塑《丝路金桥》在深圳落成。这座雕塑作品以艺术为媒介,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桥是全人类文明史上最具共鸣的标识性的符号和概念之一。这些桥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符号。雕塑《思路金桥》(       

①来源于创造者的创造灵感
②通过艺术之美传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③作为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既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特殊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