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1-22高二下·河南开封·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求索奋进。值此党的百年华诞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希望各国携手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孕育理念,思想引领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契合于人类文明的共通内核,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描绘了各国人民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愿景,源源不断释放出跨越国家、文明界限的文化吸引力和思想感召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为人类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本路径,开辟了21世纪国际关系演进的崭新境界。

2021年8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致辞中强调,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程,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022-07-17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步练习
2021·北京海淀·二模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国内首套英文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丛书,为中西跨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更多外籍人士参与到阅读中,更深层认知欣赏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为了让更多外国人明白成语“覆水难收”,书中借用了英文谚语“无需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描述《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时,比照了《蒙娜丽莎》在西方绘画史中的知名度,其重要性一目了然;讲解“三十六计”时,既诠释了古人在战场上使用的谋略和计策,也谈到这些计策在当代政治、商业、体育以及日常生活之中的应用……这些颇具新意的表达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读者理解中华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提供了新视角。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套丛书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2021-05-10更新 | 311次组卷 | 6卷引用: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必修3)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月7日,由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联合举办的2014年两岸文化政策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开幕式。黄光南等12位台湾文化学者和王永章、单世联等30位大陆文化学者围绕“跨界与守望,秩序重整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论述各自的观点。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促进两岸文化政策经验交流,通过论文发表、交流对话、实地参访等形式来探索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可行路径。


(1)请你从文化交流角度,谈谈为促进两岸文化政策经验交流,两岸学者应坚持哪些原则。   
(2)从文化多样性角度,说明举办2014年两岸文化政策论坛的必要性。
2021-06-23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限时练》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4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③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④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20更新 | 11次组卷 | 3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4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1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
③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