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1 .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国际上称宇航员为“astronaut”,“taikonaut”是中国航天员专属英语单词,词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意思为“Chineseastronaut”(中国航天员)。早在1998年,“taikonaut”一词已被牛津词典正式收录。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发展
④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7更新 | 69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届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2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核心创意理念,来自唐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引导员手持的“雪花引导牌”将雪花与中国结纹样巧妙结合,把中国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融入到雪花设计中。所有代表团的“小雪花”汇聚一起,构成一朵“大雪花”,与冰雪五环相呼应,与各个代表团的旗帜融为一体,演绎着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的愿景。这种设计(     

①意境统一,以艺术化的表达展现出现实生活图景
②寓意深远,体现了奥运精神历经时代发展而永恒不变
③追求神韵,设计者的审美追求是“大雪花”创作的基础
④和而不同,用民族文化演绎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愿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6更新 | 71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2年第一届中小学教师解题大赛政治试题
3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会歌惊艳了世界。该合唱团领队是来自北京的70多岁的邓小岚。她退休后在太行山深处的贫困村马兰村义务支教,用音乐给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文化交流增进了国家间的文化认同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化育人的功能
④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发展道路、前进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让全世界领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智慧。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民族文化只有向世界传播才有意义和价值
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性的表达
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丰富养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文化因传播而繁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2021年9月15日“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开幕。各国各具特色民间艺术展品让人目不暇接。非洲乐器珍贝鼓、阿拉伯扬琴桑图尔、俄罗斯勺子舞、陕西安塞腰鼓、琵琶、昆曲、斯洛伐克彩瓷餐具……开幕式上的民乐舞蹈组合《碧海扬帆》,再现了各国民间文化交融的壮丽航程。这表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各国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③文化交流加深了民众对各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④文化要坚持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吉祥物“冰墩墩”一夜爆红,迅速成为“顶流”,全球范围内“一墩难求”,被多国选手和记者“花式”表达喜爱。冰墩墩融合了国宝大熊猫的可爱和冰晶外壳的科技感,将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有机融为一体。“冰墩墩热”对搞好文化传播的启示是(     
①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融会贯通中外文化
②坚持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注重文化经济价值
③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④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1年9月17日,“一起向未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这次的点火和火炬台,全部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名字都在上面。奥运历史上,第一次有这样的主火炬,雪花主火炬没有只讲中国故事,讲的是大家的故事:“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材料说明(     
①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奥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②奥运主题口号彰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愿景
③先进文化是奥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点火方式引起了不同国家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28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2年3月,由法国诺曼底法中友好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风”中法文化节在诺曼底大区库唐斯市举行。来自中方的舞龙舞狮队、中法双方的其他文艺表演团队相继亮相,诺曼底传统音乐和舞蹈、中国传统汉服表演等节目,引得在场观众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个个美好瞬间。中法文化节的举办意在(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人类文明
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人民友谊
③相互取长补短,推动中法文化共同发展
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北京冬奥会“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交相辉映。长袖若舞的“雪飞天”、蜿蜒盘旋的“雪游龙”,让世界领略意境高远、意蕴丰厚的东方美学;“冰立方”的冰壶赛道上响起《苏格兰勇士》。让国人感受到苏格兰高地古老乐音之美。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因相互融合,才可能走向同一
②世界各民族文化因其共通性、才可能各具特色
③文化越具有民族特色,就越可能具有世界性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10 . 2021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foraSharedFuture”)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这一主题口号(     
①彰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愿景
②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消除了文化隔阂,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