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凝聚在一起,共享冬奥荣光。北京冬奥会奖牌的设计体现了(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中华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2-28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下列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是(     
A.坚持文化只能是民族的观念
B.坚持以市场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C.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全面继承民族文化
D.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2022-02-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3 .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切实保护好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要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性
C.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22-02-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4 .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不仅为亚太乃至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也为世界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处不在的各国文化元素,让人们仿佛聆听一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乐章”。这说明(   
A.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B.RCEP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2022-01-2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景泰蓝和田玉冰壶”以冬奥会冰壶比赛所用冰壶造型为呈现方式,以和田玉石和百克足银为主材,巧妙融合了景泰蓝制作和北京玉雕两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其图案、寓意、选材和做工均颇为考究,既结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突出了举办城市特色,推广了冰壶项目和冰雪运动,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这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2020年12月,“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   
①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
②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③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开创文化发展崭新局面
④传递平和包容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上思县上思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政治试题二
7 .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40天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符合当下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诉求。可见,该口号的提出(   
A.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B.有号召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说明文化具有世界性
C.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D.表明人的文化素养是在一定环境和活动中形成的
2022-01-14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在中国,酒经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缺乏对酒本身的品评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酒而饮酒。透过酒文化的差异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B.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
C.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D.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9 . 经考古发现,距今4500年前后,西亚地区的小麦、黄牛、绵羊和冶金术相继传入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并很快融入中华文化系统中;与此同时,我国华北地区发明的粟和黍的栽培技术也向西亚地区传播。上述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不同国家的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②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获得相互认同
③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质
④商业贸易是不同地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D.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021-12-3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