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5 道试题
1 . “滨滨”名字取自“哈尔滨”,“妮妮”取自“您”的读音,两个名字寓意“哈尔滨欢迎您”,展示出哈尔滨对亚洲各国友人的热切期盼和诚挚欢迎。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虎是吉祥的象征,被赋予很多积极的品格,其中“正直”“力量”和“勇气”,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高度契合。该设计(     
①坚持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创作导向             
②诠释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价值追求       
④彰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之路。2023年9月15日,“世界遗产大丝绸之路展”在东京富士美术馆开幕,一件件中国文物瑰宝叙说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繁荣,向日本观众传递着异彩纷呈、海纳百川的丝路文明辉煌。这启示我们要(     
①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在文化交流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大运动会期间,一系列具有国际范、中国风、巴蜀韵的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打开新的窗口。从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太阳神鸟”图案,到颁奖仪式前引发热烈欢呼的川剧变脸表演;从大运村里让运动员流连忘返的非遗体验活动,到多条风光无限的文化观光路线等,各国代表团青年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上述文化交流,有利于(     
①充分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②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以民族文化丰富世界文化
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在古代,茶从东方传入西方;近现代,西方的咖啡文化在东方生根发芽。茶事活动体现着中国人的处事哲理和人伦之间的道德品质。西方人喝中国茶,能够观赏中国制茶的技术,也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人喝咖啡,把它视为一种感受西方生活方式的体验,从咖啡的研磨冲泡过程中感受西方的文化特点。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明交流能促进一国文明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②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共存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
③中华文明在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分之后变得更加丰富
④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8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5 . 右图是2023年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上的太阳神鸟图案。开幕式上,“太阳神鸟”的形象贯穿始终,彰显了中国人和谐包容、追求光明的精神品格。“太阳神鸟”来自三千年前的古蜀文明,表达了古蜀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这(       

①表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②说明优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体现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④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青神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卡塔尔世界杯,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的青神竹编文化,让竹艺之花灿漫在世界各处。材料说明(     
①艺术品的创作要坚持国际创作导向
②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③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则越具有世界性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永寿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踊跃支持。目前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有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这表明(     
①中华优秀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③中华文化有独特的优越性,促进了世界文化繁荣
④国际社会一致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面,中西文化有着明显区别。西方文化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在原子式个人的基础上,是一种外在的捏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自我与他人是互立互达、共立共达的统一体。这主要说明(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具有共赢、共享、共建的诉求
B.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重要贡献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是发展中华文化的要求
2024-01-23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9 . 2023年11月,2023年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大会期间,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等相关内容,交流学术思想、碰撞思维火花,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之路。这一活动(     
A.见证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汇总
B.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发展
C.加深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丰富中华文化
D.始终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10 .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应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这说明(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③我国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4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