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据《2020-2025 年中国韩式泡菜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道,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经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韩国人,中国很多年轻人被韩国泡菜的独特口感所“俘虏”。许多离家在外的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腌泡菜中悟出“幸福之道”。这反映了(     
①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精神力量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泡菜文化得到了中国民众的认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2-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东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为纪念中国和意大利建交50周年,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将在中意两国媒体同步播出该纪录片以国际视野讲述中意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与东西文明交融互鉴的传奇故事,为中意两国架起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影视桥梁。如果请你写一篇新闻报道,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明互鉴融合同一B.同根同源心手相牵
C.品味东西美美与共D.相互认同合作共赢
3 .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2020年12月,“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   
①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
②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③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开创文化发展崭新局面
④传递平和包容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
4 . 在中国,酒经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缺乏对酒本身的品评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酒而饮酒。透过酒文化的差异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B.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
C.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D.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5 . 我们崇尚海纳百川的胸襟,但更应守护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两年,我国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国重视民族节日,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和发展的根基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④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相同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年来,一些在国内叫好又叫座的国产影视剧漂洋过海,在海外热播,受到当地观众追捧,“圈粉”无数。这反映了(     
A.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要尊重文化差异,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D.我们应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7 . 围绕丰收,中国各地形成诸如传统祭祀、民俗表演等节日活动。放眼全球,丰收的节日亦属于世界,犹太人在五旬节欢庆收获,感谢神的恩惠并祈求来年丰收。材料表明(       
①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该会徽(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优越感
②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
③体现了奥运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④表明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入发掘是文化创新的本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9更新 | 347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1年10月1日,迪拜世博会正式开园,名为“华夏之光”的中国馆充满了中国元素,展馆本身取形于传统红灯笼,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馆内智慧汉语教育展项和榫卯结构古典家具非遗作品备受世界各国游客关注,游客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华文化。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在交流中由民族性向世界性转变
②商业贸易活动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传播中华文化需要有中国元素的物质载体
④世界各国游客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D.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