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6 道试题
1 . 谈到古埃及,人们会想起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卢克索神庙等;谈到古巴比伦,人们会想起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太阴历、星期制度等;谈到古印度,人们会想起《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世界著名史诗,还有建筑和雕刻艺术;谈到中国,人们会想起四大发明、青铜器、长城、甲骨文等。这告诉我们(     
①各个国家的文化完全不同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标志不同
③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                      
④各种古文化都持续地传承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2 . 中国春节期间,哈瓦那的“唐人街”举行包括刺绣展览、与孔子学院中文学生交流等各种关于中国春节的活动,600多名演员在乌塞拉主要街道上演史国新年巡游“相约俄罗斯”中国电影节在莫斯科开幕……中国春节文化在世界多地受到热捧表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也属于整个世界
②各民族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③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5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纪元教育集团云贵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3 . “古老的长调深厚旷远,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它从草原深处传来,一浪一浪涌向天边……”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词作家川上贞夫用蒙古长调的旋律创作出笔锋流畅、气势恢宏的《长调》歌词致敬中国,深受观众喜爱。他热爱中国文化,热爱内蒙古大草原,打算把《长调》翻译成日文,找广岛的音乐团队继续推广中国文化。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④不同的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等5地阜宁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4 . 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拉伊卜,受到了世界众多网友的喜爱。拉伊卜的含义是技艺高超的球员,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卡塔尔人的传统服饰,它鼓励世界人们相信自己,也寓意着它将带领各国人民享受足球的快乐。由此可见(       
A.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B.要尊重和认同其他各民族文化
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D.文化创新来自于人的灵感
2023-12-3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2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Laeeb深受观众喜爱。设计灵感来自于卡塔尔男士的传统头饰造型,对其做了拟人化的处理。可爱的笑脸、随意变形的能力,使其成为一个有趣的动画形象,犹如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将足球的快乐带给所有人。材料表明,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     
①具有鲜明的阿拉伯文化特色
②是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③设计过程坚持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3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中国唐诗的精妙.同时,他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这说明(     
①民族平等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文化认同
④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自新时代以来,中国戏剧创作者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带到了国际舞台。这些在海外广受好评的作品用创新表达的方式注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力量与独特的美学韵味,在海外的接受度也在一路走高,获得了观众的共鸣与共情。可见(       
①中国戏剧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中国戏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③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走向趋同       ④中华文化创新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各国人民由于生活地域不同,成长环境、文化和历史各异,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自然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反倒可以带来更高层次的和谐,关键在于相互欣赏、相互包容、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②反映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民族性的基本前提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能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只有加强交流互鉴才能增进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9 . 中国长城、孟加拉国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叙利亚大马士革古城……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命运相依,积淀文明精华的亚洲文化遗产是亚洲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实证,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①亚洲文明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内在要求
③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④各民族文化以鲜明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2-28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4):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0 . 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锺书先生主张(       
①一切外来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            
②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③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④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