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8 道试题
1 . 2023年7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致贺信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由此可见(     
①我们要不忘本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传播交流而丰富多彩
③促进文化交流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会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AI技术打造别样数字烟花、数字人火炬手、良渚古城、良渚玉琮、玉鸟和团扇。壮美山河画卷及钱塘江等元素的结合,展示了中国独特的美景和文化。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有着独特的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农耕文化特点的核心成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农耕文明的独创性贡献。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中国农耕文明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
④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产方式等方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中国考古队已成为国际考古界的重要力量。从解密玛雅文明,到赴非洲研究人类起源,再到探索古埃及文明……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考古学者积极参与国际考古交流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跨国合作,共促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考古走出国门(       
①彰显中国在国际考古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体现了中国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大国的责任担当
③表明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说明发展中华文化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2023年10月12日至16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成功举办,其中国际手工艺展集合了法国、波兰、意大利、塞尔维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手工艺精品,呈现了各国、各地精湛的手工技艺与精妙绝伦的手工艺品,赢得了现场参观者的频频称赞。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不同民族文化互学互鉴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
③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精美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塑,磐鼓云板的天籁,翩跹起舞的飞天……,敦煌是一眼千年的美,也是中华文明一个有代表性的符号。源于印度与中国、佛教与道教的不同形象共处一室、姿态各异,分外和谐。和谐共生的理念跃然于壁画上,撼人心弦。敦煌文化的形成说明了(     )
①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各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来文化成果
③文明越具包容性,就越能推动各国文化趋于同一
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造就“世界的敦煌文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12-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20世纪上半叶,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美、苏演出,引起轰动。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艺术的发展。由此可知(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互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讲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热播剧《山海情》阿语版(图)近日在阿联酋、埃及、苏丹等多个阿拉伯国家播出,让国内观众追“上头”的情节打破了语言与文化的藩篱,同样牵动了海外观众的心。这凸显了(     
A.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中华文化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认同
D.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2023-12-16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政治试题
9 . 巴西是中国人心中的桑巴和足球王国,在中国城市中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巴西柔术馆。功夫、茶、美食等中国文化元素在巴西广为人知,中国的电视剧、综艺、短视频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巴西年轻人的关注。这反映了(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差异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创新具有推动作用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一国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通过交响乐演奏和童声合唱逐渐将音乐氛围推向高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一个“同”字贯穿,凝聚同在同爱、同心同创、同力共赢、同向未来的力量,引发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共鸣。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能促进人类文化交流
③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