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8 道试题
1 . 杭州亚残运会于2023年10月22日至28日举办,吉祥物“飞飞”(见下图)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中“神鸟”的形象,她身上融合了杭州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也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企盼,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一脉相承,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吉祥物“飞飞”的设计根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神鸟”的形象
②吉祥物“飞飞”的设计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要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20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2 . 很多国外品牌都不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标准尺寸七寸六分,象征七情六欲,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又称阴阳和谐之道。这是认同与融合所带来的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染。文明多姿,世界才能多彩,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张力别有韵味,中华优秀文化也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②传承民族文化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泉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 .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诸多交流活动中,我们将文化自信融入美食、美景,在平实的细节里、显见的差异中呈现文化的深度与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有利于(     
①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
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花灯又称彩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延续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花灯作为重要的娱乐文化,具有酬神娱人、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用于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②亚洲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
③花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财富,值得继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9月6日至7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举办此次博览会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②消除各国文化彼此隔阂,增进相互认同
③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在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文艺演出中,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元素。中国文化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迎宾表演的“水”展现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中国智慧,点燃了国人浓浓的文化自信,同时惊艳了全世界。由此可见(       
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一定能得到世界认可     
②优秀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③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需要我们(       
①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
③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文化共生共荣
④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前沿科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古朴文雅的山水写意展现了中国文化与国际视野的交融与共生,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视觉盛宴。这场视觉盛宴体现出(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引领风尚,提高人们道德素养
③文化创新需要融通不同资源
④文化教化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近日,中国舞剧《花木兰》正式登陆美国,开启巡演。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蜚声海内外。从迪士尼动画版电影《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到如今的中国舞剧,“花木兰”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性人物收获大量海外“粉丝”。木兰故事走出国门(       
①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说明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记忆
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融合       
④增强了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400年前,明代徐光启通过和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的实践,将心得上疏给打算借鉴西洋天算修历的崇祯皇帝:“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与此同时,中国的四书五经被一字一句地翻译成拉丁文,传播西方。百年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文明应该(       
①坚定不同文明平等对话的理念
②因相互交流而具有文化的共性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以独特魅力吸引他国认同本民族文化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