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5 道试题
1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推进“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把2024年春晚大舞台作为媒体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持续提升节目超高清视音频的制作质量,不断深化全媒体广泛传播,为中华儿女带来耳目一新的沉浸式视听享受,奉献美好丰盛、科技感十足的春晚“年夜饭”,同时也引起了很多外国观众的共鸣。由此可见(     
①文化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指导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科技赋能文化,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④要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3-20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2023年9月,中国舞剧《花木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行首场演出。经过舞蹈和音乐的演绎,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美国观众,为中美文化交流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中国舞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两国人民对双方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普遍性和相似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0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必刷模拟卷01【全国卷新教材】
3 . 2024年2月7日晚,提线木偶戏、南音、高甲戏等多个来自中国福建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集中展演。数百名当地民众驻足观看,一些人亲自动手体验安溪竹藤编和木偶头雕刻,感受中国春节文化。除泉州非遗展演外,还将举办浙江婺剧演出、除夕夜嘉年华、新春音乐会等丰富活动。材料表明(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加强遗产保护
②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承担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在实践中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材料表明(     
①春节民俗既能展现中华文化的底蕴,也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中华传统文化因传承而具有时代价值,能够为当下提供有益的借鉴
③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23年第14个“联合国中文日”主题为“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中文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中文母语国,中国政府始终把配合、支持各国中文教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加强中文教育资源供给作为世界语言文化公共产品的重要内容。以中文增进文明对话(     
①有利于加强各国与中国的人文交流、凝聚文明共识
②表明文明对话能消除文明间的差异,推动文化发展
③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主导不同文明间对话
④推动文化交流与交融,扩大中文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6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6 . 春节(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①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促进世界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②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互相尊重、理解
③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平性和统一性
④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设计好评不断,它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体现了江南人文意蕴,与杭州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灵感是会徽设计者创作的源泉
④艺术的生命力源自高度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下图为第31届世界大运会会徽,会徽的标志主体在世界大运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该设计(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体现了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③立足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
④创新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也要“过年”了,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需要尊重和认同他国文化
④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2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监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10 . 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传达出中国对“团结、友谊、进步”的热切呼声,让世界认识了一个走向开放的中国。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五羊”邀请亚洲人民共赴“激情盛会”,共建“和谐亚洲”。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以“心心相融@未来”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景。由此可见(     

①亚运吉祥物融合着古今中外各种文化
②亚运会承载、表达和展现着亚运精神
③亚运会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④亚运文化涵养着亚洲各国相同价值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