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1 . 中国考古队已成为国际考古界的重要力量。从解密玛雅文明,到赴非洲研究人类起源,再到探索古埃及文明……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考古学者积极参与国际考古交流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跨国合作,共促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考古走出国门(       
①彰显中国在国际考古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体现了中国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大国的责任担当
③表明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说明发展中华文化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精美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塑,磐鼓云板的天籁,翩跹起舞的飞天……,敦煌是一眼千年的美,也是中华文明一个有代表性的符号。源于印度与中国、佛教与道教的不同形象共处一室、姿态各异,分外和谐。和谐共生的理念跃然于壁画上,撼人心弦。敦煌文化的形成说明了(     )
①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各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来文化成果
③文明越具包容性,就越能推动各国文化趋于同一
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造就“世界的敦煌文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12-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通过交响乐演奏和童声合唱逐渐将音乐氛围推向高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一个“同”字贯穿,凝聚同在同爱、同心同创、同力共赢、同向未来的力量,引发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共鸣。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能促进人类文化交流
③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4 . 发祥于天台山的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因天台山而得名的浙江台州,亦被和合文化浇灌滋养。2023年11月6日,第三届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台州举办,并开设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德国哈瑙、埃及开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非开普敦6个国外分会场。论坛的举办,能够(     )
①推动和合文化国际传播,增强和合文化影响力
②传承弘扬优秀和合文化,提升台州文化软实力
③不断增强和合文化的世界性,进而增强其民族性
④促进和合文化广纳各国文化,从而展示其包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唐代金银器中最有名的鸳鸯莲瓣纹金碗通体采用捶揲技术制作成型,代表了唐代工艺的最高水平。捶揲技术最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密切,捶揲技术传入中国并在唐代广泛应用在金银器皿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金银器的器型类别和装饰风格,为唐宋金银器的商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技术植根于优秀外来文化之中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十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仅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不断加速,而且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从更大范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于(       
①助推和引领了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②保护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民族文化丰富世界文化
③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认同本民族文化,求同存异
④消除了不同治理理念和文明形态之间的冲突与隔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今年夏天,我国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洪涝地质灾害严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持续奋战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以实际行动守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这股“英雄气”(       
A.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B.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C.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特征
8 . 2023年是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10月23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创作语境的人文雕塑《丝路金桥》在深圳落成。这座雕塑作品以艺术为媒介,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桥是全人类文明史上最具共鸣的标识性的符号和概念之一。这些桥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符号。雕塑《思路金桥》(       

①来源于创造者的创造灵感
②通过艺术之美传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③作为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既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特殊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二十四节气”是《易经》提出来的,是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易经》自伏羲氏则卦以来一直被奉为华夏民族最具原创性的符号经典。而今易经的全球化普及是一个有利创建多样化和谐共荣的大同世界之伟大课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这体现了(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国文化自信
②扎根于民族土壤中的民族文化可以推动文化多样化发展
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精华更有利于融入世界的主流
④在文化交流和发展中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由刀郎(原名:罗林)作词作曲的《西海情歌》一经发布,风靡大江南北,也火到了国外,有英语、非洲语、拉丁语、印度语等翻唱版本,不同语言唱出了一样的深情。由此可见(     
①情感可交流而文化则不可以                       
②中国流行的音乐也可能流行世界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民族音乐成为区别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6更新 | 46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一模)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