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1 . 大型雕塑《丝路金桥》(如图)依托“桥”这一世界共通的文化意象,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语境,选取1400多年前建成的赵州桥为原型,用约两万块熔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花的琥珀“长城砖”搭建起一座联通中外的艺术之桥。雕塑《丝路金桥》(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作为文化意象,是增进友谊的载体
③根源于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④通过艺术之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28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2年7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展厅开展,展期持续至10月9日。举办以上活动的意义在于(     
A.展示中华文化优越性B.消除各国的文化差异
C.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D.增进各国的文化认同
3 . 成都大运会会徽是一只展翅的太阳神鸟,其主体对应的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英文首字母“U”。“U”分割成四个渐变色块,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会徽设计中还巧妙融入了凤凰元素,寄托放飞梦想的希冀,向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成都大运会会徽设计(     

①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体现了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③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④彰显了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每年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各成员领导人的着装都是关注焦点之一。按照惯例,与会者身着会议主办方的民族服装。这一惯例(     
A.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播
B.体现了尊重民族文化
C.目的是弘扬先进文化
D.激励各国间文化竞争
2023-08-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 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B.在交流交融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2023-08-03更新 | 6892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3年高考江苏政治真题
6 . 央视文化节目《遇鉴文明》,以传统建筑、文学、器物等中外文明载体为主题,精选一中一外两个文明符号,进行中外文明交流对话。如第二期《道器之合:瓷器与玻璃器》,以器物为载体,带领观众揭秘中国百窑难出一件的郎窑红,同时还原西方玻璃器的杰出代表作古罗马波特兰花瓶。《遇鉴文明》(     
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增进文化互信
②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
③体现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够赋予文化不同的内涵
④融通中外文化资源,展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某校尝试课堂+基地的留学生特色培养方式,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和研学基地建设有机融合。每年,该校都会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等中国传统节日特色活动,让留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技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说明(     
教育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和发展
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想让京剧赢得海外观众的青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某中国旅日艺术家广泛吸收京剧各大流派所长,将昆曲、西洋乐等艺术元素加入传统京剧中,创作出独特的“吴氏青衣”唱法。在传统唱腔与叙事的基础上,他还借鉴国际流行文化元素,辅以现代声光电画舞台效果,创新推出了“吴氏新京剧”,受到日本观众的喜爱。这表明(     
①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可以增强戏曲文化魅力
②文化创新能增强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现代大众传媒是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2年10月,中国文化节在墨西哥城圆满落幕。文化节上,舞蹈《开门红》《雨巷》《茉莉花》等经典节目赢得阵阵掌声,传统舞龙舞狮表演将现场氛围带入高潮,让在座上百名墨西哥观众深切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的文化节目之所以能让墨西哥观众深切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中国文化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中国文化节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深远持久的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3-07-13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到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仍将不断推进。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①为丰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中国贡献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道德滋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