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9 道试题
1 . 《史记》是中华民族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著作,它在亚洲的传播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几乎与中国大陆同步。处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社会主流阶层从国王到大臣、再到贵族子弟的教育,均阅读和学习《史记》,并历经从抄写、刻本传播到用当地语言选译、节译、全文翻译传播的历史阶段。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将更显示价值
②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④中华文化向外辐射时也推动了世界文化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03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卷
2 . 近几年,中华武术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喜爱,有更多的外国人通过中华武术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霍元甲于1910年创办的中国首个民间体育团体精武会,至今已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0多个。“精武文化”的广泛传播(     
①有利于我们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
②说明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地的一致认同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泱泱大国文化特色借助冬奥符号传播开来,深受好评。这一设计理念(     
①坚持了文化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②使汉字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创作灵感源于体育工作者的实践
④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1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4 .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短小的篇幅、新颖的视角、生动的叙事、唯美的影像、精良的制作,向中外观众展示文物释放中华文明之美,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继承传统是文化创作的根本要求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保证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1-01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文)
5 . 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以西方人熟悉的文化符号“咖啡”为切入口,叙述了自法国人将咖啡种子带到云南后,当地人通过种植咖啡豆脱贫致富的故事。该视频通过分屏互动蒙太奇的艺术语言,将中西文化勾连在一起,向全球提供了中国脱贫经验,获得全球超4亿次点击量。由此可见(     
①缩小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借鉴中发展
②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寻找契合点能提升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③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应以西方人熟悉的文化符号为切入点
④多元文化交融有利于实现文化对外传播内容和形态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31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下列关于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交流、碰撞和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用于直接解决时代问题
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坚定文化自信,避免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D.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021-12-3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8 . 2021年1月,由墨西哥梅里达市政府、成都市外办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周”活动落下帷幕。活动总协调员宁法·蒙塔尼奥说,“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将文化与农业、旅游、生态等产业相融合的发展方式,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这表明(     
①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隔阂
②文化交流可以推动各民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③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④“中国周”折射出中华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以中国艺术来演绎西方经典,将民族特色、民族气质与国际市场审美有机融合,是我国实现文化“走出去”的一种方式。如京剧《王子复仇记》采用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进行“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使其取得了惊艳的艺术效果,赢得了欧洲观众们的青睐。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
②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走出去”应在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创新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29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这是因为文化交流能(   
①消除文化的民族性,增强其世界性
②促进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共同发展
③促进国家之间相互理解、携手共进
④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2-29更新 | 29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